烧火棍作笔 墙壁上生花——丁春梅与她的火棍画
文/图 本报通讯员 张振祥
“树枝得烧透,然后浇上冷水冷却,再晒干。”4月28日,说起作画工具烧火棍,丁春梅娓娓而谈,“柳树、榆树的树枝最好,烧透后硬度高、着色重、不掉渣,画出的线条清晰、细腻。”
说着,丁春梅左手拿起一根烧火棍,或提或按或顺或逆,不时切换手里的“画笔”,认真地画着。一双丹凤美目、两弯柳叶俏眉、一张樱桃小嘴,再勾勒出高绾的云髻,不一会儿,一位端庄典雅的古代女子便跃然墙上。
54岁的丁春梅本是东昌府区沙镇王化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如今,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网红“火棍姐”。她开设的短视频账号“农村大妈爱画画”有400余万粉丝,单个视频播放量最高达3600万,受到网友热捧。
丁春梅自幼丧母,和爷爷奶奶生活,家庭条件艰苦,小学肄业,并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化的绘画学习。
奶奶是丁春梅的启蒙老师。丁春梅五六岁时,奶奶做饭,丁春梅烧火,奶奶就教她用没烧完的烧火棍在地上画荷花、星星和一些小动物。小时候培养的爱好,被丁春梅带到了课堂里,她的作业本正面是写的作业,反面则是她画的画。
1981年,来村里支教的老师宋益壮听说丁春梅喜欢画画,就找到了她,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指导她学习了半年人物素描。丁春梅的爷爷擅长木工手艺,之后,丁春梅便跟着爷爷,在家具上画玻璃画,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后来,当地一家家具厂聘请丁春梅画玻璃画,丁春梅一干就是8年多,由此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
1993年,丁春梅结婚成家,全身心投入劳作和家庭生活中,再无暇画画。2014年,丁春梅的儿子参军入伍,她有了些空闲时间,于是重新开始画画。
为了省下铅笔、纸张等费用,丁春梅又拿起了烧火棍,以墙壁为纸,以古典戏曲、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为原型作画。衣带飘逸的嫦娥仙子、骑着白龙马的唐三藏和仨徒弟、《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等,都是她用烧火棍画的人物。
丁春梅还用她的火棍画扛起了一份社会责任。清明节时,她画菊花提醒大家文明祭祀;暑假期间,她画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画,提醒小朋友勿下水游泳;她在线上线下授课,教绘画爱好者作画;她还通过画作警示大家谨防电信诈骗、宣传文明新风尚。
最近,丁春梅陆续在村里四五条胡同的墙壁上,完成了红色人物、戏剧人物、年画等系列作品,她想通过火棍画美化家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①丁春梅在烧制烧火棍
②丁春梅在线上授课
③丁春梅在用烧火棍画《梁山伯与祝英台》
④火棍画《嫦娥观灯》
⑤火棍画《麒麟送子》
⑥火棍画成为王化村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