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o

“你们跪地救人的样子,真美”

众人齐心协力抢救老人。(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供图)

▲工作中的范洪燕。(聊城市人民医院供图)

▼范洪燕在为老人实施心肺复苏。(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供图)

□ 郝凯 李楠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4月25日上午8时许,在东昌路与二干路交叉口上演了暖心一幕:聊城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主管护师范洪燕在上班途中,偶遇一名老人昏倒在地,危急时刻,范洪燕与在此路过的聊城市肿瘤医院内科护士长王莹莹跪地紧急施救,为抢救老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时我听到呼救后,看到一名老人躺在地上,出于职业本能,我没多想,就只想着救人了。”5月8日,范洪燕回忆道。

意外发生 第一反应马上救人

当时,老人面色发白、口唇发绀、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满头大汗,情况十分危急。

“我反复拍打和呼唤,老人都没恢复意识,按压眼眶也没有反应,只是在不停地出汗。”范洪燕说。和范洪燕几乎同时赶到现场的,还有王莹莹以及正在附近执勤的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交通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王颖、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楼中队辅警候东宝。

范洪燕双膝跪地,立即对老人实施心肺复苏。后来赶到的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大楼中队民警罗秉哲则拿起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没多久,范洪燕的额头上就浸出了汗珠,但她顾不上擦汗,始终严格按照急救的操作步骤和标准流程不停施救。按压了两三分钟后,老人的手指有了轻微活动,但依旧没有力气抬起手。

尽管范洪燕十分焦急,但她依然保持冷静,细细思量,与王莹莹商议后,觉得老人的症状疑似低血糖,便请交警帮忙买了速效救心丸和医用糖,喂给老人。他们有的递水,有的递纸巾,协助抢救患者。慢慢地,老人睁开双眼,意识也渐渐恢复。

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经能够自主说话,称自己并没有心脏病病史,早上没有吃早饭便骑车出了门。将老人送上救护车,范洪燕和王莹莹终于松了一口气。

两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跪地施救,执勤交警快速反应,保障救援。这场温暖接力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展现了明德惟馨、崇德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高效救治

源于日常扎实积累

几天后,有人联系到市人民医院14ARICU的护士长郭贵玲,郭贵玲看到照片找到了范洪燕。这时大家才知道,范洪燕就是那场温暖救助的主角。但范洪燕只是轻轻说了句:“其实我做的只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都在做的事情。”

聊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曲爱君介绍,低血糖的危害包括意识障碍、心血管疾病以及脑损伤等,呼吸停止超过一定的时间,极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范洪燕在急救“白金十分钟”内果断处置、高效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双手重叠五指相扣,肘关节伸直,用身体重量垂直下压,范洪燕将这个动作深深刻在了脑子里。在采访时,范洪燕复盘了那天的施救经历:“我回忆了当时急救操作的每一个细节,跟同事展开讨论,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只为下一次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做得更好。”

突发状况下的临危不乱和有效应对,离不开平日的不断积累和对业务的精益求精。在同事们眼里,正是因为范洪燕日常刻苦学习、反复练习,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出色完成急救任务。郭贵玲说:“无论是病人有事,还是同事有需求,范洪燕永远都冲在最前面。”

“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每一次成功救治患者的背后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我将更加注重学习和积累,争取出色完成每一次救治任务。”范洪燕说。

延续温暖

挺身而出皆是英雄

视频中,范洪燕沉着冷静、果断干练;视频外,范洪燕温文尔雅、充满亲和力。

这并不是范洪燕第一次施救路人。2018年夏天,范洪燕和家人在由南关岛至摩天轮的步道上,看见一位女子在桥边踱步,神情恍惚,眨眼的工夫,女子就已跳下湖。夜间行人稀少,幸亏有几个热心路人伸出援手,将女子打捞了上来。范洪燕见状也赶忙上前给该女子做了心肺复苏,由于女子呛水并不严重,很快便苏醒过来,范洪燕便默默离开了现场。

这两次突发抢救患者的经历,成为范洪燕难忘的记忆。“不管什么时候,遇到这种事情,我第一时间考虑的都是迅速施救,因为守护生命是我们的使命。”范洪燕觉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她只是出于本能做了应该做的,能够及时挽救他人生命,不仅增加了职业自信心和荣誉感,更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

5月2日,这场温暖的救人接力被聊城市公安局以《扩散!全城寻找聊城这两位小姐姐!》为题发布在“聊城公安”微信公众号上,多家媒体转发。“你们跪地救人的样子,真美”“脱下护士服,她们依旧值得信赖”……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作为范洪燕的同事,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将不断学习,推动医护工作再上新台阶。”郭贵玲说。

2024-05-1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0042.html 1 “你们跪地救人的样子,真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