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飞絮治理,聊城在行动

本报记者 肖淑丽

本报通讯员 薛静芳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四五月份是杨柳絮飘飞的高峰期。杨柳飞絮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会影响群众的出行和健康,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那么飞絮飘多久?我市怎么治理?市民如何做好防护?围绕这些问题,4月14日,记者采访了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

我市的飞絮期约60天

据介绍,杨树、柳树均属于雌雄异株,飞絮来自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会生成一个个绿色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绒毛,绒毛中藏着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种子随风飞舞,形成了杨柳飞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

杨柳飞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我市杨柳飞絮期一般从3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约60天,每天10时到16时为高发时段。

标本兼治,有效遏制飞絮污染

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之前,我市在缺林少绿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城乡造林绿化工作,栽培种植了大量杨柳树,为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绝大部分杨柳树进入生殖成熟期。杨柳飞絮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治理过程中,我市落实标本兼治措施,系统推进杨柳飞絮治理。

治标方面,一是根据动态维护的杨柳树雌株数据,结合树木的冬季和春季整形修剪,对杨柳树雌株的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以及分枝点较低的侧枝等进行科学整形疏剪,以减少杨柳飞絮的产生数量。二是在飞絮期,采取“喷、湿、扫、吸”四步作业法,分区域、分时段、空中与地面立体治理,进行降絮、减絮,有效遏制飞絮污染。

治本方面,一是在造林绿化建设中,引导绿化主体优选生态、经济、健康树种,多栽植乡土树种、常绿植物、多功能树种,确需栽植杨柳树木的,倡导选择杨柳树雄株苗木,坚决杜绝栽植飞絮品种,从源头上防治飞絮污染。二是实施杨柳飞絮污染树种更新替换。结合景观提升工程,对机关庭院、学校、医疗场所、公共绿地、居住小区、交通要道、水系干渠等重点区域的杨柳飞絮树种进行更新替换;对于群众栽植的杨柳飞絮林木,待成熟采伐后,引导其有序更新为无污染树种,减少杨柳树雌株存量,降低飞絮量。三是加快以雄性杨柳树为主的优良乡土树种繁育,为雌株替换提供种苗保障。多年来,国有场圃致力于无絮杨柳苗木引种、繁育、推广应用,每年培育无絮杨柳苗木约50万株,有效保障了全市绿化无絮杨柳品种用苗。

飞絮期群众这样做防护

市民群众外出时要佩戴防尘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尽量不穿易黏附飞絮材质的外衣,有效遮挡飞絮;飞絮期,每天10时至16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过敏体质的人们在进行户外锻炼等室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在清晨、傍晚或者雨后等飞絮较少的时段;外出归来后及时用清水清洗面部,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口腔,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杨柳飞絮高发期尽量减少开窗时间,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尽量减少在室外晾、晒衣物,防止飞絮黏附;老人、孩子等易过敏人群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缓解过敏症状。在飞絮期,若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咽喉发痒、干咳、气喘、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2024-04-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0215.html 1 杨柳飞絮治理,聊城在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