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专题展,你来看了吗?
——走进傅斯年陈列馆
文/图 刘学
在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有一个匾额专题展。笔者走进整洁明亮的展厅,立即被匾额独有的艺术魅力所吸引。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凡是宫室、殿堂、亭榭、书斋等以大字题的门额,均称匾额。
匾额是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建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匾额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感染力。匾额因其文字精练、书体多样、寓意深邃、装饰大气而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匾额的材质以木制为多,易于损毁,所以流传至今的原物完好者甚少,保存完好、清乾隆以前的匾额已不多见。
傅斯年陈列馆馆长陈子宾介绍,傅斯年陈列馆所收藏的木质匾额近60块,大多是从本地或周边地区征集所得,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分为官署门第、功德声望、贞节贤孝和婚喜寿庆四大类。其年代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以及民国时期,大都是长方形匾额即横匾,也有少数竖匾。这些匾额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傅斯年陈列馆举办匾额专题展,使馆藏匾额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陈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受到市民及相关业内人士的关注。
以下特刊登部分匾额及相关介绍,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