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各地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普及AED,如何可用会用管用

淄博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与悟空智联公司巡检员共同维护AED设备

今年6月,广东深圳市一名小学生突发心跳骤停,经老师使用安装在学校里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紧急施救后,安全脱险。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深圳市公共场所已安装AED逾4.3万台,成功救治102名心跳骤停患者。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心源性猝死,其中大量发生在医院之外。AED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因其便携、易操作、效果好而被誉为“救命神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023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要求,“加强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备,对配备的急救设备加强巡检,确保紧急时刻能取可用。”

近年来,很多地方多渠道加大投入,加快普及AED,提升设备覆盖率,逐步建立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完善公众急救支持性环境,推动实现设备在关键时刻“有得用”“找得着”“用得好”。如何配好用好AED?近日,记者赴淄博、杭州、深圳实地探访。

2024-07-17 各地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4387.html 1 普及AED,如何可用会用管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