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聊城三中地下停车场发现4座古墓葬

初步判断为唐代墓葬

出土的铭文砖

仿木结构砖雕(斗拱)

仿木结构砖雕(椅)

唐代墓葬(圆形)

出土的漆碗

本报讯(记者 赵琦)7月21日,记者从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聊城三中地下停车场考古发掘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发现的出土器物已提取完毕,墓坑基本清理完毕,发掘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今年5月,施工单位在聊城三中地下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发现古墓葬,随即报告文物部门。文物部门接报后立即介入,严格按相关程序报批,协调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该考古发掘项目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实施,考古队伍于6月26日进场发掘,截至目前,共清理古墓葬4座。发掘的古墓葬位于距地表约6米深的基坑底部,均为砖室墓,其中3座为圆形墓,1座为舟形墓,圆形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墓壁装饰有斗拱、直棂窗、桌椅等砖雕。出土器物有盘、碗、执壶、罐、铜钱、墓志砖等十余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初步判断本次发掘的墓葬年代为唐代,应为家族墓地,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在唐代墓葬中发现仿木结构砖雕,这在我市尚属首次,对研究聊城的历史文化有着较高的价值。

目前,整个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下一步,考古人员将对墓葬进行测绘,测绘完毕后提取所有墓砖,届时停车场项目即可加快推进。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对超过2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开展考古工作,实施了一批考古勘探及发掘项目。在绳张、傅大门、孟闫等考古发掘项目中,发现了大量墓葬、窑、井、村落等历史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汉、唐时期的文物,给文物保护、文明探源,以及研究聊城的历史文化脉络提供了重要实证,对传承“两河文化”根脉、建设“两河明珠”城市具有重要价值。

2024-07-24 初步判断为唐代墓葬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4785.html 1 聊城三中地下停车场发现4座古墓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