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o

阳谷苇编

苇席半成品

□ 耿仁国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黄河北岸,大运河在这里流过,沟渠纵横,湿地众多。浩荡的苇田毗连成片,为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勤劳淳朴的人们利用苇草资源编制生活用品。

阳谷县很多村庄有编织苇席、苇笆的历史。张秋镇豆营村、五里营村、董营村、王营村,李台镇贾海村等村以编苇席为主;十五里园镇十里井村则以编苇笆为主。

“运河西织布,运河东打席”是张秋镇旧时流传的一句俗语。运河东的豆营、五里营、董营、王营通称“一溜营子”,是苇编业最兴旺的地方。

五里营村的编织业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至今,村中还流传与编席有关的多首歌谣,如“提二,压三,紧招四,后边跟着狗牙子”等。

金堤横亘在五里营村的东部,金堤河在金堤东部缓缓流过,金堤西侧的水塘里盛产芦苇,是编席子的原料。春天,嫩芽钻出水面,一片嫩绿;夏天,芦苇亭亭,叶子绿得冒油,很多鸟儿在其间生存繁衍,鸟声蛙声声声入耳;秋天,芦苇成熟,芦花飘飘,景色优美。那时,每年秋后芦苇收获后,人们把芦苇整理好,收藏起来。等冬闲时节,人们就忙起来,编了苇席,到集上去卖,尤其是年前卖得最多,价格也好,因为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换一领新席过年。编苇席成为村民的主要副业,经济收入很可观。一提起五里营来,外乡人都会说,“五里营村席溜片子是银行”。

村里多数村民靠编席挣钱维持生活,这种情况在20世纪初普及开来,到20世纪70年代,编苇席的户已占总户数的一半以上。一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参加,儿童剥苇皮,男人破苇秆、轧篾子,妇女编席。家家户户房顶上、院子里存放着苇子。有时,村民因本地产的芦苇供不应求,便拉着地排车到黄河东、黄河南去购买,一百块钱就能买五百多公斤芦苇。

芦苇有很多品种,如白皮苇、黄皮苇,其中白皮苇质量好,秆高笔直,骨节小,皮薄色白,苇质柔韧,是编席的上等原料;黄毛苇则用来编盖房用的苇笆。

所编苇席的规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五八席——五尺(1尺约合0.33米)宽,八尺长,卖3.5元;

四六席——四尺宽,六尺长,卖 1.86元;

丈席——五尺宽,一丈(1丈约合3.33米)长,卖4.4元。

其中五八席编得最多,约占70%,编得快的妇女一天能编一张,编得慢的两天能编一张。

苇席的用途主要是铺炕、铺床,夏季盖小麦垛,秋季盖玉米、豆子垛、谷穗、粮囤等。除了自己用之外,多数卖给供销社收购站或商贩。当时,编苇席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用来购买粮食、衣物等。

编织成品席子,需要以下工序:

首先是准备工作。

先用苇创子把整根芦苇去皮备用,然后,按产品质量要求,使用不同的苇穿子,将一根芦苇劈成2至4片,这叫破篾片,也叫揭苇。苇穿子,就是把芦苇劈成苇篾片的工具,大多是用枣木或者梨木制成,它可以把整根芦苇劈成三四片。好的揭苇手揭出的芦苇片粗细均匀,编织的苇席平整,不凹席心,不翘角。

第二步是浸水。把破开芦苇的篾片洒水浸泡,一般前一天晚上浸水,第二天早晨起来进行碾轧。

第三步碾苇。把充分浸泡的苇篾铺在硬而平整的轧篾场上,用石磙来回轧,直到把苇篾轧得像皮条一样,柔韧而不烂。还要用刀把苇子上的硬疮戗平。

第四步投苇。也叫分苇,按苇篾的长短分为“头苇”“二苇”“三苇”“短苇”四等,分别成捆。编织时,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苇篾。

编织苇席主要有踩角、织席心、收边这三个步骤。

踩角。起头用五根苇篾,“三苇”摆齐,编织时用的苇篾要一根是根,另一根是梢,根梢交替使用。

织席心。根据不同的花纹,采用不同的编织法,有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隔二挑一法、挑二压三再抬四法等。苇席的花样变化多端。在编织苇席过程中,不论编织哪一个部位或者是哪一种花纹,要始终保持手势一致。一般是左手抬,右手压。同时,还要注意席花的紧密性,随时用刀子挤紧,使花纹细致紧密。只有这样,才能编出高质量的苇席。

收边,又叫窝边,是苇席编织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收边后压平,苇席就完成了。

人们对苇席成品的要求有几个:四边齐、席花紧密、尺寸足。

用芦苇编成的苇席可制成席包、粮囤或者用来铺炕、铺床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修筑堤坝过程中,苇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苇笆,铺在房梁及檩条之上,既可防尘隔土,又可装饰屋顶,是建造土房的重要材料,是当时农村建造房屋必需的一道工序。

十五里园镇十里井村李家祖辈会用芦苇编笆,沿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兴起建新房高潮,建房的最后工序是在房梁上铺上苇笆。苇笆的好坏、花色的优劣是决定一座新房质量好坏的关键。所以,李家后人李长福、李长禄、李长祯、李长祥兄弟,李长山、李长岭兄弟很是忙碌,往往从年头到年尾,整天不闲。

当时,谁家建房,就提前给李家兄弟打好招呼,按照所建房屋的大小算出需要的苇子,主家到集市上或者河南、河东买来所需数量的苇子备用。

按照先后顺序,编完一家到下一家。李家兄弟或单干或二人合伙,带着工具到主家编笆。

编笆不像编席那样烦琐,原料就是一根根备好的苇秆。先用经线或麻线量好新建房屋屋顶的长宽尺寸,找一个开阔平坦的地方,画出形状,在四个角栽上小木桩,把经线或麻线缠绕到木桩上。编织时,先从宽处一头开始,以经线或麻线为起点,把一束束苇秆底根搭在经线或麻线上,两排平行的苇秆排成“八”字形交错斜织,依次进行编织。每束苇秆根据粗细的不同,数量也有所不同,大致为15至20根。编到头时,将多出的苇秆再搭到经线或麻线上,用经线或麻线将编好的苇笆勒紧。这样,一张苇笆就编织成了。

那时候,一人一天编的苇笆可供一间半房子使用。开始时,编一间房子使用的苇笆报酬是两块钱,后来涨到三四块钱一间,2000年前后达到五块钱一间。之后,人们再建新房都改成使用预制楼板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苇席的使用逐渐减少,建造新房也不再使用苇笆,编苇席、苇笆的人家越来越少,苇编这项传统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图片由作者提供。本版有些文字涉及方言,仅用其音)

2024-08-0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5382.html 1 阳谷苇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