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回忆录,满满军旅情
□ 张承斌 孙晓宇
7月28日,八一建军节前夕,聊城凯旋宫大酒店,一场特殊的聚会正在进行,70多名第二炮兵某部退役的聊城老兵欢聚一堂,回忆激情岁月,畅叙晚年幸福生活。
发起这次聚会的,是分别从河北保定、湖北襄阳和北京远道而来的退役军人王晓臣、莫家勇和李松,56年前,他们随接兵团来聊城接新兵,由此和聊城子弟兵结下深厚情谊。这次聚会,莫家勇还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导弹兵故事》,56年前1050名聊城子弟兵远离家乡、扎根深山,为祖国国防建设事业而拼搏奉献的故事就此浮出水面。
情不减 一声“老首长”情真意切
1967年下半年,第二炮兵某部成立,需要补充1000余名新兵才能成为满员编制团,以便开展地地导弹发射训练,参加保卫国家的战备值班。1968年1月初,莫家勇、王晓臣随接兵团来到鲁西招收新兵入伍,这些新兵来自聊城县、阳谷县、东阿县、高唐县、冠县、茌平县等6个县。
为什么从聊城招收新兵?莫家勇说,山东是中国优质兵源地之一,聊城又是老革命根据地,老区人民拥军爱军,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
张世河,东昌府区人,是当年1050名聊城新兵之一。来到部队后,他成为通信连一名给养员。莫家勇是当时通信连司务长,是张世河的直接领导。张世河踏实肯干,深得莫家勇赏识,两人同住一室,结下深厚情谊。1969年2月,莫家勇退役,张世河接任司务长一职。久未谋面,在聊城再次见到莫家勇,张世河非常激动,一声“老首长”情真意切,饱含着他的思念和尊敬。
张世河动情地说:“56年前接走的是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欢聚的已是白发老汉。特别感谢王晓臣、莫家勇等老首长在1968年春天把我们接到部队,让我们成为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为火箭军奉献了青春,56年后又在聊城相聚共叙战友之情……”
70多名老兵,时隔多年再聚首,有着说不完的话。当年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第二炮兵某部首批新兵。56年后再回首,那燃情岁月的军旅故事依然动人心弦。
恩不忘
聊城是他第二故乡
在聊城招兵的那段日子,莫家勇随接兵团住进了当时的聊城县政府招待所,他主要负责接兵团的后勤保障,此外在工作间隙也负责一些新兵的家访和政审工作。
有一天,莫家勇对一名叫蒋春学的新兵进行家访,家访结束后,蒋春学一家盛情挽留他吃饭,但莫家勇谢绝了。后来,莫家勇第二次对蒋春学进行家访,家访结束时发现自己的自行车不见了踪影。原来,因为上次没留下他吃饭,蒋春学的妈妈总感觉过意不去,这次非要他留下来,便让闺女将他的自行车藏了起来。就这样,莫家勇留下来吃了一顿暖心饭,和蒋春学一家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也认下了一个“回族妈妈”。这次回到聊城,莫家勇专程去蒋春学家“走亲戚”,虽然“回族妈妈”已经去世,让他很遗憾,但晚辈们一声声“大舅”让他感到很欣慰。
莫家勇说,在聊城接新兵时,像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有次外出,莫家勇在马路边看到一个金戒指,大白天竟然没有人捡拾,他苦等一个多小时也没有人来认领,最后只得委托附近税务所的一个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失主,莫家勇由此对聊城“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有了深刻感受;有次外出家访,回来时天色已晚、狂风大作,莫家勇饥肠辘辘地来到一座砖窑避雨,里面的工人赶紧给他拿过来几个窝头儿。
“聊城是我的第二故乡,不仅因为这里有我的‘回族妈妈’,更是因为这里有千千万万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他们给了我很多温暖和感动。”莫家勇说。
志不移
报效祖国献芳华
1968年3月,第二炮兵某部圆满完成了在聊城的接兵任务,1050名新兵胸前佩戴红花,迈着雄壮整齐的步伐上车,道路两旁锣鼓喧天,人们夹道欢送聊城子弟兵奔赴军营。车队驶向德州禹城火车站,车上还满载着山东的大葱、大白菜。火车一路轰鸣,从齐鲁大地穿过黄河来到长江之畔,1050名聊城新兵到了部队营区。
1968年下半年,战士们刚刚适应了营区环境,部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须立即移防至某省深山老林中,加紧训练,争取更快更好地掌握地地导弹发射技术,早日担负起对敌斗争的战备值班任务。这对于一个部队来说,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意味着更多的考验。战士们坐火车、乘轮渡,后又徒步数百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
这里重峦叠嶂,几乎与世隔绝,战士们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艰苦环境,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当地气候闷热潮湿,蛇虫鼠蚁出没。恶劣的环境让战士们经常拉肚子并浑身瘙痒。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战士们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双手在深山老林开辟了一番新天地。他们开山炸石,垒墙抹灰,几个月内修建了家属院和团部大院,为部队战备训练和正常运转奠定基础。在修建好的导弹发射洞里,战士们喝凉水、吃冷饭,把电灯当作太阳,苦练极限生存本领和导弹发射技术。1050名聊城新兵分布在机关直属连队和七个营等不同的作战单元,他们各司其职,坚韧不拔,扎根深山,拼搏奉献,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回忆起部队生活,现年76岁的徐永泽记忆依然清晰。他在部队待了20年,从排长一直干到旅副政委,曾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军挂像英模杨业功一块工作多年,转业后到原聊城市财政学校任副校长。“咱们聊城这一批兵,经过几年的锻炼,最终提干的有350人左右,还出了1个中将、2个少将和近20名上校、大校,转业后大多进入党政机关和公检法系统,在各行各业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徐永泽说。
心不改
写书畅叙军营情
莫家勇是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人,1963年8月应征入伍,在第二炮兵部队服役期间,曾任报话员、炊事员、班长和司务长等职。已近耄耋之年的他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十分健谈,记忆力很好,谈起过去的事情如数家珍。
莫家勇虽是军人出身,却酷爱文学创作。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起来,莫家勇以自己的军旅生涯为主题,开始创作《导弹兵故事》一书,今年7月该书正式出版发行。
在《导弹兵故事》一书中,莫家勇用质朴纯真的文字,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其饱满的革命热情跃然纸上,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和所描写的从军经历让人阅后备受鼓舞。特别是,在书中第一辑《往事篇》中,莫家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当年来聊城接新兵的经历,以及战士们坚守深山、拼搏奉献,为祖国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感人故事。
此前,莫家勇已将自己的部分书籍捐赠给部队的收藏馆和火箭军指挥学院图书馆。随着该书的正式出版发行,聊城1050名子弟兵的故事将会被更多人所知晓。
第二炮兵某部第一批兵现在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有一些人甚至已经不在了,但他们远离家乡、扎根深山,甘当孤独的“守山人”,干出了一番伟业,用滚烫的热血和激昂的青春守护了祖国国防安全。“能够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去了解他们,我感到非常自豪。”莫家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