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旬老人的写作情结
文/图 本报记者 宋春芳
“您好,崔编辑,我又帮任老先生传了一篇稿子,您抽空审核一下吧。”12月9日,茌平区博平镇居民卢振峰对《聊城晚报》编辑说。
卢振峰说的任老先生,是博平镇任何村的任洪军,今年72岁的他,是《聊城晚报》的热心读者,也是本报一位“高产”的通讯员。
任洪军与《聊城晚报》结缘,是从2021年《聊城晚报》全新改版开始的。至今仍在村里担任文书的他,平时很忙,但不管多忙,他都要挤出时间,一版一版地认真阅读《聊城晚报》。“《聊城晚报》内容丰富、版式新颖,刊登的稿件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一城湖’版面上的文章深深吸引着我。”任洪军说。
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和学习,任洪军萌生了尝试写文章并投稿的想法,但考虑到自己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他一直没有勇气尝试。
2024年6月,任洪军终于下定决心,写了第一篇文章——《徒骇河里跑货船》,赞美自己的家乡,并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封信,连同文章一同寄到了本报编辑部。《聊城晚报》编辑看到信件后,被任洪军的真诚所打动,仔细审校稿件后,于6月24日刊登了这篇文章。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任洪军高兴得夜不能寐。孩子们听说他写的文章见报了,都争相传阅,对他更加敬佩了。
第一篇文章的发表,极大地增强了任洪军的自信心,他写作的劲头更足了,写起文章来也更加得心应手。由于不会用电脑打字,他便手写成稿,再托老友、开打印社的卢振峰帮他整理成电子文档,通过微信传给《聊城晚报》的编辑。除了写散文,他还认真研究《聊城晚报》二版“口述”栏目纪实类稿件的写作风格与要求,尝试着写与家乡、生活、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的故事,连同相关照片一起传给编辑。他经常虚心地向编辑请教所写文章在题材或其他方面是否有不妥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予以改正。
尽管任洪军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写的文章语句流畅、语言平实,充满真情实感。截至今年12月2日,他共在《聊城晚报》发表了《四照楼琐忆》《推磨记忆》《脱坯》等8篇文章。
每当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在《聊城晚报》上发表,任洪军都精心地把当期报纸保存起来。除此之外,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他把《聊城晚报》刊登的许多好作品也都仔细地保存了下来,到现在已保存了100余份晚报。平时一有空闲,他就拿出来认真阅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现在我一天也离不开《聊城晚报》了,因为它是我获取知识和精神食粮的源泉,更是我晚年生活的良师益友。”任洪军说,今后,他要更加积极地发挥余热,充分利用《聊城晚报》这个平台,介绍家乡,赞美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认真挖掘身边的“真善美”,把更多正能量的故事记录下来,呈现给广大读者。
“希望今后《聊城晚报》更好地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以更丰富的资讯、更精彩的报道服务广大读者。我坚信《聊城晚报》会越办越好。”采访最后,任洪军诚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