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老年大学普通话教学探索

□李子严

普通话与朗诵教学作为一项基础教学内容,在老年大学广泛普及。学习普通话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方便沟通交流、提升文化自信、延缓大脑衰老。本文以聊城市老年大学为例,探索适合老年人的普通话课程体系及学习路径,在课程与实践中挖掘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

一、优化课程设置,推动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仅一年时间,聊城市老年大学普通话班就从开始的一个班级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五个班级共100余人,可见普通话课程受众群体多、受欢迎程度高,这也要求普通话教学更加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

(一)了解学员基础与需求。在教学前,通过问卷调查、简单测试等方式,了解学员的普通话基础水平,了解学员籍贯信息,掌握其方言特点,方便后期教学。通过了解学员的学习目的,发现部分学员是为了更好地与孙辈交流,部分是学员单纯地喜欢、热爱普通话,还有一部分学员是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表达能力。通过掌握老年人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课程。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与表扬,定期评选“学习之星”,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情景对话练习,分组模拟超市购物、日常交流等场景;开展“普通话接龙”等趣味游戏,在互动中提高学员表达能力;每节课鼓励学员自荐登台展示,每半学期组织集体汇报演出,每学年开展大型结业典礼,用舞台展演的方式提升学员自信心。

(三)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带动兴趣。聊城市老年大学普通话班打造“年轻化、趣味化、幸福化”的优质高效课堂,探索出“2+3+5”的教学模式,即采用2分理论知识、3分实践教学、5分趣味课堂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员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专业知识储备,还促进了学员之间的感情,拉近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距离。

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

(一)打造高效课堂模式。聊城处于鲁西北地区,人们发音时,经常在平翘舌音部分出现问题,这也困扰着很多学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比性训练、夸张式训练,纠正学员发音。教师还将传统绕口令进行了改编,比如将《八百标兵》改编成《健身操》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一起跑,上课来练瘦腹操,早日练出小蛮腰。”并在朗读过程中加上健身动作,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二)探索游学实践模式。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如“我的家乡聊城市”“走进江北水城”等,让学员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组织开展“旅拍”活动,鼓励学员随拍随讲,通过实践让学员们的发音更加标准。

(三)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习空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增设智能手机应用环节,如充分利用喜马拉雅、抖音等平台的朗诵、配音等功能,让学员们学以致用,勇于展示自己。

老年大学普通话教学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更多地是激发学员的兴趣。聊城市老年大学教师通过理论课堂、户外演练、舞台展示、互动社交等教学方式,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又让学员学出了健康与快乐,学出了兴趣与幸福,让老年人退休之后的生活有“知”有味。

(作者单位:聊城市老年大学)

2024-12-12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1525.html 1 老年大学普通话教学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