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为何要吃炒黄豆
在生活困难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孩子们期盼的日子。这时候,高唐的家家户户都要炒黄豆粒吃,方法是把黄豆筛选干净,放在盐水里浸泡透,然后放在铁锅中,掺上沙土炒熟,炒好的豆粒又香又酥。“二月二”吃炒黄豆,这背后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从前这一带有一座大山,山洞里住着一个蝎子精。每到天黑,蝎子精就会下山来到村中,见人就蜇死,然后拖到山上吃掉。人们胆战心惊地过日子,天不黑就关门闭户。
附近村里,有户姓张的人家,男人被蝎子精吃掉了,只剩下孤儿寡母。眨眼间,儿子已长成了一个膀阔腰圆的小伙子,他整天都在考虑如何打死蝎子精,为百姓除害。他听说蝎子怕鸡,便从集市上买来一只公鸡饲养起来。后来,小伙子带上长大的公鸡去斗蝎子精,可是蝎子精像头牛那么大,大公鸡无处下口,让蝎子精跑掉了。
小伙子整日愁眉不展,思考着杀死蝎子精的办法。这天,他睡着了,家中那只大公鸡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原来,大公鸡去找蝎子精,想要再斗一斗。山脚下,蝎子精一见来了只大公鸡,雄赳赳地向自己走来,立即吓得浑身颤抖起来。可是,跑已来不及,只好迎击大公鸡。只见它晃晃身子,变得像头牛那么大,尾巴高高翘起,露出尖尖的毒针,向大公鸡扑来。大公鸡也晃晃身子,变得比蝎子精还要高大。大公鸡和蝎子精展开了一场恶斗。大公鸡忽而用嘴啄蝎子精的眼睛,忽而用巨爪抓蝎子精的腹部,蝎子精的毒针怎么也蜇不到大公鸡,只能防守。搏斗了整整一夜,蝎子精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这时,天也渐渐明了,狡猾的蝎子精躲到旁边的一片豆子地里藏起来。大公鸡到处找蝎子精,就是找不到,只好站在豆子地旁边。
村子里有个胆子大的老人一直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看大公鸡和蝎子精搏斗,这时,他往豆丛里望了一望说:“蝎子精变成豆荚了”。说罢,便回去招呼村民肩挑车推,在豆子地周围堆满干柴,点燃熊熊大火,霎时,豆子地被烧了个干净,只剩下黄豆粒散撒在豆秸灰中。人们拣起几颗放在嘴中一嚼,又酥又香。老人指着一粒黄亮的豆子说:“这就是蝎子精的㞘子(蜂或蝎子的尾部)。”接着拣起来放在嘴里吃掉了。
大公鸡回到了家中,小伙子也醒来了。他说,自己梦到和蝎子精斗了一夜,现在他感到非常累。
从此之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便炒黄豆吃。炒好的黄豆便叫蝎子㞘。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蝎子经过一冬的蛰伏也要出来活动了,人们便说:“吃了蝎子㞘,蝎子不敢蜇。”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尽管炒黄豆不再是稀罕物,但是这一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
(高唐 唐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