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东阿50后摄影师历时10年拍摄山村风土人情

2.6万余张照片讲述光阴的故事

殷复沧

李清华(左)向殷复沧(右)、付茂生(中)介绍当年那张照片的故事

2012年4月15日,53岁的殷复沧为艾山村拍的一张照片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3月8日,东阿县艾山村村史馆,69岁的村民李清华望着墙上悬挂的那幅照片,激动、自豪、兴奋之情毫不掩饰地映在他的脸上。

相比之下,站在他身边的摄影师殷复沧,感触更为复杂。他欣喜于为村民留下珍贵瞬间,更为这个小山村的变迁感慨万千。

感动于艾山村村民的勤劳善良、朴实乐观,殷复沧将镜头对准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别。10年时间,殷复沧用2.6万余张照片,讲述光阴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变迁,深情告白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


一名摄影师的深情


殷复沧和艾山村的故事,可以从33年前说起。

1989年,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的殷复沧,又回到这里工作。机缘巧合下,他在东阿黄河河务局工作期间,接触并喜欢上了摄影。

说起对艾山村的迷恋和偏爱,63岁的殷复沧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这个村子的褒奖。

作为鲁西平原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小山村,艾山村只是千里黄河的一个点,但它却承载着殷复沧对光影的厚爱。

2012年,他内心有一个强烈的念头——跟踪拍摄艾山村的故事,以“专题”形式记录这里的风土人情。他想让村民的喜怒哀乐和苦辣酸甜,在他的镜头里成为记忆深处触手可及的乡愁。

2012年4月15日,53岁的殷复沧徒步登上艾山山顶,拍下了一张“梧桐花开”的照片,从此开启了对艾山村10年的“深情凝望”。

10年间,他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只为拍摄需要记录的人和事。提到那些抓拍的精彩瞬间,殷复沧说,一定要感谢背后默默支持他的那位老大哥——翟兆旺。

殷复沧乐呵呵地说,翟兆旺是自己在村子里的“线人”。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70岁的翟兆旺待人热情,自从10年前接下“这个任务”,他确实不辱使命,每当村子里有婚丧嫁娶的大事,他必定第一时间通知殷复沧,然后就静等着那个背着包的摄影师,将村子里的故事,以照片的形式讲给更多人听。

如今,艾山村的绝大多数人,都认识这个来自城里的“背包客”,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羞涩不安,到争先恐后地闯入镜头,他们早已将这个“外乡人”当成了自家人。


一个小山村的变迁


艾山,因山中多山洞,山上长满艾草而得名,是黄河下游著名的险点和景点。

艾山村,毗邻黄河,依艾山而居,位于东阿县城东南方向,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它是聊城市唯一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村庄。

2012年至2021年,整整10年,殷复沧几乎把所有的摄影精力都投入到这个村子,用镜头记录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投影在山村的感人故事。

百岁老人过生日、抬着食盒吃喜面、农家小院的婚礼、房顶上金灿灿的玉米……艾山村村民的生存现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苦辣酸甜,都定格为一幅幅黄河流域下,珍贵而有价值的乡村影像,有温度、有节奏地折射出鲁西黄河岸边一个小山村的嬗变。

艾山村有个村史馆,馆内设置有“民风民俗”专栏,李清华中意的那张照片,就静静地悬挂在这里,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欣赏。

照片中,李清华和村里的两位老人正在聊天,他们背后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办小学。如今,这所小学已不复存在,连同它旁边的大礼堂,也被建成规格颇高、内容丰富的村史馆。而这个小山村,也从黄河岸边的一个普通村庄,成长为美丽乡村的典范。

10年时间,究竟拍了多少幅有关艾山村的照片?殷复沧说,他粗略地算了一下,共有2.6万余张,“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数字如此可观。”

3月8日,殷复沧又背起那个重约15公斤的背包,带上装备奔向艾山村。见他的车开进村子,艾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杨昌来,急忙迎上来打着招呼,向这个老朋友介绍着即将破土动工的村办企业以及这个村子未来的美好前景。

再过1个月,艾山风景区牡丹花将怒放迎客,艾山村正渐渐热闹起来。


■ 记者手记


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故事


黄河边长大的摄影人殷复沧,对黄河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并深知这河水的哀愁与欢乐。艾山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村民们善良纯朴的天性,又让他对这个村子产生无法自拔的迷恋。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不舍,所以挽留。

10年时间,他将镜头对准艾山村的一草一木,甚至一只欢快的小狗,都在他的镜头里张扬着对生活的憧憬和期盼。村民恬淡的生活,努力奔跑的模样,就这样搅动了这名摄影师心中的一池春水,久久不能平息。或许,那正是很多人历尽沧桑后,内心深处最想拥有的归宿。

很多人喜欢用温婉的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比如诗人;很多人喜欢用影像讲述光阴的故事,比如摄影师。然而,乡愁是道不尽、写不完的,而所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却是殷复沧和他镜头下的村民,最真实的生活愿景。

如今的艾山村已是光环加身,美丽乡村名声在外,村民收入羡煞旁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殷复沧,会习惯性地翻看相册,和老朋友付茂生回忆往事以及村子的旧时模样。

他们感叹时光飞逝,他们感慨物是人非,他们无声诉说乡愁,但他们更期待艾山村正徐徐展开的那幅美丽画卷。

赵艳君

2022-03-15 东阿50后摄影师历时10年拍摄山村风土人情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494.html 1 2.6万余张照片讲述光阴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