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
明年我市雨污合流管网将全部清零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刘亚杰)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韧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西侧项目于2021年8月25日开工,2021年11月恢复通车;东侧项目于2022年2月22日开工,计划在5月30日完工。”3月12日下午,在昌润路(湖南路—东昌路)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徐少波向记者介绍。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双侧)累计新建完成污水管道4758米,占工程总量的68%;完成雨水管道3256米,占总量的47.9%,完工后将大大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
中雨就积水,大雨、暴雨就出现“城市看海”现象。之前,由于主城区雨污分流体系不完善,每逢汛期城市排涝面临巨大压力。通过近两年多的建设,城区雨污主干管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记者从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主城区东昌路以北地下管网下游的雨污分流主干网络基本形成,东昌路以南地下管网上游区域实施了二干路、陈口路、聊阳路以及东昌湖周边的南关街、西关街、北关街、镜明路、青年林路、海关路、利民西路等工程,这些管网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地下管网的改造,一大批困扰市民多年的城市积水片区得到整治。如今,中雨不用防,大雨、暴雨可以较快排出,城市内涝得到历史性治理。
“湖南路(站前街—昌润路)北侧、(昌润路—小运河桥)南侧计划4月22日完工;振兴路(站前街—新水河)计划5月31日完工;花园路(建设路—财干路)计划5月30日完工。”3月12日,记者从市城区雨污分流工作现场会了解到,2022年,市城市管理局正在加快实施昌润路(东昌路—湖南路)东侧、湖南路(运河桥—站前街)、香江路(昌润路—站前街)、育新四街、健康路和前许街、新水河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的续建和收尾工作。
市住建局共计划实施雨污分流项目13个,主要包含花园北路、向阳路、振兴西路、聊堂路、海源路等14条道路;道路翻建改造项目4个,具体为建设路(站前街—柳园路)、柳园南路(湖南路—南外环路)、昌润北路(高速—北外环)和湖南路(西外环—德上高速);计划改造雨污合流管网约60公里,新建雨水管网13公里、污水管网19公里,新增泵站两处。
至2025年,我市城市建成区要全部完成现有雨污合流管网改造。不仅在城市主干道,也要实现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全部建筑区域的雨污分流。在实施市政主次干道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时,市住建局将协调属地完成沿线建筑小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确保在2023年实现全市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
■ 编后语
雨污分流 让幸福生活有质感
陈桂芹
雨污分流,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犹如实施一项手术,使城市大小“血管”全面疏通,运转更安全、高效。
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强力推进民生改善,让群众的生活向美向好,这个道理质朴又有力。近几年,聊城一年接着一年干,一米接一米推进,一条路又一条路改造,就是在坚持不懈地落实这一承载了众多期待的“民心”工程。
2023年实现全市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2025年,我市不仅在城市主干道,还要实现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全部建筑区域的雨污分流。没有只动“大动脉”,不管“小血管”,就是这么具体,就是这么细致。雨污分流,夯实城市“里子”,让聊城人民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不管是地下还是地上,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聊城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将让城市更有高度、厚度和温度,更具魅力和质感。
这个持续开展的行动实际又有力,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这座城市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温暖着我们的岁月和时光。我们要用心用情把她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让“里子”更实、“面子”更靓,携手共建美好聊城、共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