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牛河的来历

赵牛河源于高新区顾官屯镇黄河崖村西洼地,北流至东昌府区韩集镇高垣墙村,由乐平铺镇的教场铺流入茌平区,以西南东北的大体走向流经乐平、杜郎口两镇,于杜郎口镇张海子村东进入齐河县,在茌平境内全长约21公里,是茌平东南部最主要的排水河道。

赵牛河是人工开掘河道,始掘于明朝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因其使流域内百姓广泛受益而被称道。关于这条河的来历,流传着很多神奇的传说。

韩集地处漯河故道,地势低洼,常年遭受洪涝之苦。韩集百姓为了生存,思谋共议开掘一条河,把洪水引入东海,以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赵庄村有一个农家老汉叫赵开河,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干活极有力气。一日他在漫洼水草地里捡回一头大牤牛,这牤牛向前弯曲着两角,双目炯炯有神,腰粗胯宽腿短,四蹄落下,踏石有印,像只抓地虎。赵开河使它犁地耕作,非常得心应手。

众人在议论开河引水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赵开河和他的大牤牛,便一起涌到赵开河家,七嘴八舌地央求赵开河套上大牤牛,向东犁出一道引水的沟渠,水顺沟走,越冲越大,想必会开出一条河来。听了众人的来意,赵开河爽快答应,说:“我既然名为‘赵开河’,便理应为父老乡亲开出一条河来!”

第二天,人们来到赵开河家,给他送来了众人筹集的给养和草料。赵开河套上大牤牛就开始犁河,刚一扬鞭,大牤牛就四蹄蹬地腾起,拉着犁,带着赵开河向东方的大海飞驰而去。洪水沿着这条河顺流而下,河道越冲越宽真正形成一条直通东海的大河。韩集人再也没有了洪水的侵扰,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而赵开河和他的大牤牛,却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海上。

人们说,那头牛是玉皇大帝指令下凡的神牛,专门拯救这方百姓的。赵开河开河有功,被封为了专管人间水利命脉的神。为了颂扬和纪念赵开河和大牤牛的功绩,人们以赵姓和牛组合成河名,把这条河叫作赵牛河。

关于赵牛河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个传说。

据说,金牛在王菜瓜被砸了一菜瓜,向西南尥了一蹶子,在张牛蹄留下几个深深的蹄印,又在落角园掉下一个牛角后,直奔茌平故城高垣墙方向而去。到了此地,只见一片汪洋,星星点点地有片片高台,一时难寻藏身之地,便白天遁于地下,夜晚出来寻找长久的安居之处。

哪知,金牛跑到韩集来的消息慢慢传开了。人们议论纷纷,说是“菜瓜砸了金牛头,金牛离家四处走,若得此牛为己有,荣华富贵代代留。”知府县衙也得到这个消息,便招募民工,四处寻找,发现牛蹄印和散落在地的菜瓜籽就挖地三尺,寻找金牛。

金牛看到知府县衙不怀好意,有意耍戏,又不想让百姓在找牛中白费力气,就在夜晚寻找安身之地时注意查看水流方向,顺应地势,有意留下蹄印等痕迹,引诱官府开挖。七七四十九天过后,竟挖成了一条大河,积水顺河而下,解除了韩集水涝之灾,人们感激金牛,便到官府请愿,不再寻找金牛。官府久寻无果,又畏百姓呼声,只好作罢。积水退下,河边的土山更加突兀,金牛便在山中隐身住下。而因找牛挖成的河,人们就叫它“找牛河”。天长日久,以讹传讹,“找牛河”便成了“赵牛河”。

(茌平 郑天华)

感谢聊城市文联、市民协大力支持

2022-03-1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510.html 1 赵牛河的来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