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中医专家为您支招

本报讯(记者 王童 刘润民)2月1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节气。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天气渐暖,降水增多,湿气也逐渐加重。雨水节气应该如何养生呢?为解答这个问题,2月20日,记者采访了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教授朱树宽。

朱树宽说,雨水是继立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虽然进入“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但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寒潮依然频繁光顾,感觉不到明显的春天气息。此时,我们必须学会适应季节的变化,注意保暖御寒,不得随意减少衣物,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要防止寒邪的入侵。古人早就告诫我们,“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在饮食保健方面,要注意调理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的“后天之本”。雨水时节湿气较重,容易伤脾,建议多吃一些健脾祛湿、升发阳气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菠菜、韭菜、橘子、苹果等,少吃油腻、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春季肝气旺盛,也容易克脾犯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建议多喝一些清肝泻火的绿茶、菊花茶、薄荷茶等。

在运动方面,要注意适时适度。雨水时节温差大、寒湿多、易起雾,因此要在太阳出来以后再去晨练,雨雾天气不要外出锻炼身体,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锻炼一定要适度,可以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增强心肺功能,减少脂肪蓄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脏功能。

最后,朱树宽提醒大家,春天容易犯困,没有精神,因此,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可经常按摩头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做到合理膳食、讲究卫生、保持良好心态。春天也是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外出要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2025-02-2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5219.html 1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中医专家为您支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