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北京打拼20年 怀揣梦想回家乡

企业家王晓林:心如花木 向阳而生

王晓林

阔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疫情防控捐献物资。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赵艳君


人生每一步,都要有梦想。

在王晓林的创业故事中,这句话绝对不是心灵鸡汤,它一路见证了这位70后女企业家向阳而生、逐梦前行的历程。

22年前,在父母的不舍和牵挂中,王晓林怀揣梦想,只身离开聊城到北京闯荡。那一年她23岁。

如今,她是北京阔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其所在的企业,连续多年入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

3月12日,一场降雨光临水城。回乡探亲的王晓林,望着雨后干净的街道,一边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感慨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远离家乡、出门在外创业的人来说,家园情怀是流淌在我们骨子里,难以磨灭的基因。”


一颗种子


一头短发干净利落,气质优雅高端大气;红色短款小西装,配一件白色衬衣。45岁的王晓林,穿搭低调但气场十足,自带霸道女总裁光环。

聊起过往,这位心直口快的“阔扬一姐”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颇具文艺范儿,“从未想到,自己的日子也可以过成诗和远方”。

事实上,她追求美好之路,可以追溯到6岁那年。

王晓林的老家在冠县,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记事起,她对家的印象非常单一,那就是穷,穷得叮当响。

6岁那年,王晓林跟随父亲到聊城买一件重要的东西,从未出过远门的她,诧异于“大城市”的繁华,从此立志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一颗梦想的种子,就这样在一个6岁女孩的心里扎根发芽,直至落地开花。

上世纪90年代末,高中毕业后的王晓林,如愿考入郑州大学新闻专业。之后,她进入聊城一家媒体实习。

提及那段日子,王晓林言语间满是感恩,“虽然实习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非常高的起点。我接触到聊城的精英人群,并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实习期满后,迫于生活,她曾应聘到商场做导购员,因为头脑灵活,表达能力突出,第一个月她挣到800多元。

这是她从小到大独自挣的第一笔钱,在当时这是一笔大钱。但她不满足这种生活,决定只身去北京闯一闯。


一个机会


王晓林的业界同行们都喜欢称呼她为“阔姐”。这个称呼无关财富,只关乎她身上那股向上的力量。

听了王晓林的奋斗故事,你或许就会明白,这个称呼用在她身上有多么贴切。

2000年3月份,王晓林拿着简单的行李,去北京投奔同学。临别时,她和父亲再一次站在聊城的一栋高楼上向下望。父女两人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深知女儿脾气的父亲,心里明白女儿的选择,纵然万般不舍,还是送女儿踏上北去的列车。

可想而知,最初在北京打拼的日子并不容易。无论是在杂志社,还是在网络媒体房产论坛,她的收入虽然越来越丰盈,但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到北京后的三个月,王晓林的父亲放心不下,专程到北京看她。夜幕降临,父女两人站在北京一处天桥上,看着万家灯火、车来车往。

父亲为她的容身之处担忧,王晓林故作轻松地安慰父亲,“放心,总有一天我会在这个城市买车买房”。

机会很快就来了。

2009年,王晓林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企划,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工作中的努力、认真、拼命,感动了客户。一个月,她就实现了在女儿升入小学前买辆车的梦想。


一种情怀


和很多企业家一样,王晓林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也曾经将家底赔了个底儿朝天。

她说,自己非常感谢命运的眷顾,它常常在自己走投无路时,毫无征兆地“柳暗花明”。话虽这样说,周边的人却清楚地知道,她的成功并非只是命运眷顾,而是她内心深处蕴藏的向阳而生的力量。

2011年,王晓林成立北京阔扬建筑劳务公司,后改名阔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最初,公司的大小事都由她完成,慢慢地,员工越来越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直至今天,她所带领的公司,下属4个子公司,产业涵盖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文化传媒等领域,年缴税过亿元,连续多年入选北京民营企业百强。

她成功了。最初的梦想一一实现,这个从小村子走出去的女孩,靠着一股不可思议的韧劲,站在了北京那栋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上。

即便是这样,她依然没有放弃奔跑。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几乎占据了她一半的时间。“越往前走,越感觉自己未知的领域还有许多”,说这话时,王晓林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光芒。

王晓林有个习惯,每次回乡探亲,她都会在村口下车步行回家,“街上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离家那么多年,看到他们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在村里生活的快乐时光。跟他们说说话,心里感觉踏实、温暖”。

看着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王晓林回乡投资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的念头越来越强烈。“高标准市场体系、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对外出创办企业的我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当然,我们更想为新聊城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记者手记


追逐梦想是人生最美风景


前几日,王晓林的女儿收到来自国外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通知书送到手里的,还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奖学金。

对女儿,王晓林满是亏欠。她记得,在孩子四五岁时,自己和丈夫忙于工作,女儿和姨妈生活。一天晚上,挂念女儿的晓林致电大姐,问及孩子的心情。得知女儿抱着自己的睡衣,闻着“妈妈的味道”执意不睡时,王晓林心酸不已。

每次和朋友提及这些,她都是一言未尽,泪流不止。

好在,长大后的女儿慢慢理解了她的深情,也把她作为自己努力要成为的目标和榜样。

生活中,很多人心里都藏有各种各样的梦想,都想要成就多彩人生。然而,想要做和一定要去做,中间隔着的是努力、拼搏、流汗,追逐梦想不断奔跑。

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山顶,欣赏最美风景。

赵艳君

2022-03-16 企业家王晓林:心如花木 向阳而生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576.html 1 北京打拼20年 怀揣梦想回家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