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离家18年 茌平民警巧解心结助其回家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王颖
看到失联18年的女儿王函重新站在自己面前,年逾七旬的王贵忍不住泪流满面。
“快20年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没想到她会突然来到我们身边,而且还把户口问题解决了。”3月14日,在茌平区乐平铺镇,73岁的王贵激动地跟邻居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王函因何离家18年杳无音信,她又是如何踏上回家路的?
2024年12月中旬的一天,聊城市公安局茌平分局乐平铺派出所来了一位操河北口音的中年妇女,她就是王函。
王函自称是辖区居民,前来申请办理身份证。然而,民警在查询系统时发现,她的户口位于潍坊市潍城区,且户籍状态显示为注销。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户籍民警朗月娟的警觉,于是对王函进行了详细询问。
在问及她老家的亲人情况时,王函避而不谈,只是反复强调自己上大学时,曾经把户口从乐平铺镇某村迁至潍坊的某所学校。对于其他细节,她则推脱说记不清楚了。
这样一来,民警对她所述情况更加深了怀疑——王函户口注销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经过深思熟虑,民警决定尝试联系王函老家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民警终于找到了她的父母。
“拨通王函父亲的电话后,听说我们询问核实他女儿的情况,老人家情绪突然激动并哭了起来。慢慢劝慰之后,他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朗月娟说,从老人口中她们得知,2004年,王函前往潍坊读大学,毕业后因为婚姻问题与家里产生矛盾,负气离家,此后音信全无。这一走,就是18年。
18年来,王贵和家人四处打听、寻找女儿,但始终没有她的消息。王函的母亲过度思念女儿,导致疾病缠身。听到女儿的消息后,两位老人非常激动,希望民警劝说女儿回家看看。
了解王函与家人之间的隔阂后,民警决定帮助他们化解矛盾。
“在多次沟通中,王函一直回避亲情这个话题。后来,我们从她的孩子入手,谈及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与不易,这才逐渐解开了她的心结。”朗月娟说,尤其是说到家人18年来从未放弃寻找她时,王函泪流满面,终于敞开心扉,诉说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
原来,当年大学毕业后,她携带迁移证前往河北结婚生子,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落户,导致户口被注销。王函坦言,多年来她一直想念家人,却又心怀愧疚和顾虑,担心父母和哥哥无法原谅她年轻时的冲动,也不知家人是否还能重新接纳她。
得知家人一直在寻找自己,王函终于卸下了心中的负担。随后,民警详细告知她落户所需的材料清单,并指导她备齐证件。今年2月27日,王函携带户口补录材料来到户籍室,见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父母和哥哥。一家人相拥而泣,18年的思念与牵挂,在这一刻化为重逢的喜悦。
(除民警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