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60后”民警跨省追赃背后的暖心故事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韩艳燕

3月18日上午10时许,趁手头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张金祥给李承(化名)打了个电话,得知对方正在外地出差时,张金祥又嘱咐了他几句。那语气,像极了放心不下孩子的长辈。

张金祥是临清市公安局烟店派出所副所长,也是一位扎根基层派出所19年、即将退休的“60后”老民警。而李承,则是他主办电诈案件的受害人。半个多月前,张金祥和同事两次外出,辗转三个城市,奔波数千公里,跨省追回了李承部分被骗资金11万余元。自那以后,张金祥始终放心不下这个年轻人,隔三岔五便打个电话询问一下近况,聊聊天,更主要的是让他学会识别诈骗手段,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说起李承的被骗经历,张金祥止不住地摇头叹息。

“那是去年12月初,辖区一商铺店主李承在某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售卖电脑配件的信息,巧合的是,当时他刚好有这方面的需求。随后在聊天过程中,他被客服人员诱导下载了所谓‘充值返利’App,并按对方要求,分为11次进行转账,累计金额达31万余元。”张金祥介绍,当李承发现App账户内的钱无法提现时,才察觉出异常,慌忙赶到派出所报了警。

接报警后,张金祥心头一紧,查看受害人的手机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后,初步断定李承遭遇的是刷单返利类电信诈骗。之后,张金祥一边向李承询问详细信息,一边立即对涉诈账户启动紧急止付程序,第一时间对相关账户进行冻结。

“在后续的调查中,我们梳理出资金流向,涉及聊城、济南、长沙等多个城市的6家银行、十多个银行账户,案情错综复杂。”烟店派出所民警徐长昊介绍说,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连续作战,辗转3000余公里调取证据,沟通协调6家涉案账户银行进行追赃挽损。经过不懈努力,帮受害人追回被骗资金11万余元,其余被骗资金仍在进一步追查核实之中。

首期追回的11万余元现金退还至自己的账户后,李承和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张金祥手中。此时,细心的民辅警都注意到,李承对张金祥的称呼,已经从“张警官”变成了“张叔”。在李承眼中,为了追回他的被骗钱款,这个身患疾病的老民警很拼很用心。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即将退休的老民警,还是一名与病魔缠斗14年的癌症患者。

“早些年,张所长因为肿瘤做了两次手术,但他依然选择在基层一线忙碌奔波。这次刚接到李承的报警时,他的身体又因为血压高出现了手麻、脚麻等症状。但是怕钱拦不住、追不回,他硬是又扛了一个多星期。直到确定账户被冻结,部分被骗钱款安全之后,他才请假去医院治疗。”说起自己的这员爱将,烟店派出所所长穆为龙言语之间满是心疼,“即使是这样,出院之后,他依然亲自带队出差,跑了3000多公里跨省追赃,现场盯着6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将受害人的被骗资金一笔笔退回到受害人账户中。”

“在刷单返利类电信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通过蝇头小利诱惑被害人投入大额资金。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借口拒绝返还本金和返利。去年以来,我们所共面对面唤醒有涉诈风险的人员300余人次,电话劝阻2000余人次,劝阻率达100%,为群众挽回损失500余万元。不过,日常生活中因电诈手段不断翻新、群众防骗意识差等原因,依然还有人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穆为龙再次提醒市民,遭遇电信诈骗后,要保存所有与诈骗相关的证据,包括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录音等,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所有相关信息和证据,以便公安机关及时进行追赃挽损。

2025-03-2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6748.html 1 “60后”民警跨省追赃背后的暖心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