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8版: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o

这里见证鲁西北革命烽火

——由“郑书合地补契”看筑先县变迁

郑书合地补契

文/图 张燕

郑书合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是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署筑先县八区大姚楼村的村民。1947年,因战乱颠沛流离,郑书合将祖辈留传下来的一张土地文契遗失。这块土地位于村西,呈南北向,面积为三亩(民国时期一亩约合614.4平方米)六分八厘七毫。

过去,农民依靠种地为生,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丢失地契后,郑书合很懊恼,愁得整宿睡不好。后来,他辗转从别人那儿打听到“地契丢失可以补办”,压在心里的大石头这才落了地。

61年后的2008年,郑书合重新补办的同时加盖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政公署和筑先县钤印的“补契”,在机缘巧合下,到了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馆长陈清义手中。一段烽火燃烧的激情岁月就此浮出水面。

范筑先是我国著名的抗日英烈、爱国将领,1938年牺牲于“聊城保卫战”中,被作家刘白羽誉为“鲁西北的父亲”。筑先县因其而得名。筑先县范围几何,存世多久?这张“郑书合地补契”给出了答案。

◉ 寻古途中的“偶遇”

2008年,在范筑先将军以身殉国70周年时,陈清义在东昌府区堂邑镇的一位老者手中,看到了“郑书合地补契”。这是一张由筑先县官方红契和手写原契丢失证明黏合在一起的土黄色地契。

“郑书合地补契”的完好品相、丰富内容及历史价值,深深吸引了陈清义。“从1940年到1949年,筑先县只存在了9年时间。因存世时间短,筑先县保存下来的契约文书相对较少。”陈清义说。

自1993年关注契约文书至今,陈清义在长达29年内,仅见到筑先县地契10余张。“郑书合地补契”不是陈清义见到的第一张筑先县地契,但这是他见到的此类地契中品相最好的一张。

其实,当年陈清义到访堂邑镇,是为当时正在筹备的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搜集堂邑文庙的碑刻资料。陈清义在堂邑文庙附近的村庄闲逛时,一位坐在家门口的老者叫住他,说家中有“老物件”,请他“掌掌眼”。

老者口中的“老物件”,就是包括“郑书合地补契”在内的一些契约文书。陈清义将这些契约文书的价值及鉴定技巧悉心传授给了老者,作为答谢,老者将“郑书合地补契”送给他,供其研究。

“这张地契既是红色革命的见证,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筑先县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郑书合地补契”的价值,陈清义这样说。

◉ 聊城有个“范司令”

抗日战争时期,聊城有个“范司令”。瘦高个儿,留着山羊胡,在大街上走过时,身后跟着两排卫兵。这是“范司令”留给当时聊城人的印象。“范司令”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抗日英烈、爱国将领范筑先。

1881年,范筑先出生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23岁时,因家境贫寒,他离家从军,先后担任中央陆军第八旅旅长、临沂县县长。1936年11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

范筑先调离临沂时,全城老百姓夹道相送,沿街摆了许多桌子,桌上铺红纸,置明镜一面、清水一盆(喻其官明如镜,清廉似水)。范筑先每走几步,即对相送人群拱手致谢,老百姓或泪流满面或啜泣不止。直至中午,范筑先一行才走出长街。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疯狂入侵。山东驻军韩复榘部退守时,向范筑先下达南撤命令。范筑先两次拒绝,决心誓死保卫鲁西北。他说:“大敌当前,我们守土有责,不抵抗就撤走,何颜以对全国父老?”

1938年11月,日军集重兵进犯聊城。范筑先率部英勇抗击,但因寡不敌众,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场战争就是“聊城保卫战”。聊城失守后,范筑先身负重伤,自戕殉国。

范筑先以身殉国,举国哀痛。国共两党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称其为“民族英雄”。作家刘白羽在题为《记范筑先将军》的报告文学中,更是赞颂他为“鲁西北的太阳”“鲁西北的父亲”。

◉ 筑先县见证革命烽火

1940年10月,在范筑先将军以身殉国近两年后,为了纪念他,聊城县(今东昌府区)改为“筑先县”,隶属晋冀鲁豫边区冀鲁豫行署,由八路军鲁西军区一分区(鲁西北分区)司令员牛连文担任县长。

“改名之初,筑先县的管辖范围,并非原聊城县的全部,而是其东部、南部的5个区。原聊城县西部、西南部的沙镇、侯营等地则划归堂邑县和新成立的聊西抗日民主办事处。”陈清义介绍道。

抗日战争初期,日伪军占据了筑先县重要集镇和村庄,筑先县是日伪军统治鲁西北的中心。数据显示,当时筑先县常驻日军一个大队300余人、伪军约1000人,日军、伪军相互勾结,进行了残酷统治。

面对敌人的屠刀,聊城人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浴血奋战。1947年1月1日,聊城(筑先县)解放。此时,筑先县的管辖范围已由最初的5个区发展至10个区,拥有党支部249个、党员3058名。

聊城解放4个月后,郑书合补办了地契。契文显示,郑书合为筑先县八区大姚楼村人。当时,筑先县以古城为中心,分为10个区。其中,八区位于古城正北,包括周集、白庄、河洼刘等村镇,大致在今开发区北城街道一带。

1949年8月,筑先县复名聊城县。从1940年10月成立至1949年8月撤销,筑先县存世约9年时间。作为鲁西北抗日战争的中心,筑先县见证了熊熊燃烧的革命烽火,成为一代人无法磨灭的记忆。

2022-03-17 ——由“郑书合地补契”看筑先县变迁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675.html 1 这里见证鲁西北革命烽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