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生:维修工具不离身 随时随地帮助人
文/图 本报记者 路子强
东昌府区古楼街道柳泉花园小区有个大广场,是本小区50多栋楼的居民及周边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天,尤其是下午孩子放学后,篮球场上叫好喝彩声不断;舞蹈区,老年广场舞队队员踏出欢快的节拍;假山玩乐区,小朋友手持风车追逐玩耍;还有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每天,来广场玩的有数百人。
这么多人中,有一位知名人物——王高生,鲜有不认识他的。老人骑三轮车的多,哪里有毛病,找他;孩子们的篮球气不足,找他;小孩子的童车少个螺丝,找他;谁家的水管坏了,也跑来喊“老王,家里水淹了,快去看看”。
“老王,你车子上的工具好像又多了个钳子,这是谁给的?”3月28日下午,在广场边上一棵大白蜡树下,有一群上了年纪的人正在聊天,话题的主角就是坐在中间的老王。记者看到,老王身高近一米八,73岁头发白了没几根,国字脸,戴一副黑框眼镜,穿一件深棕色马甲,精神状态之好远超同龄人。他之所以成为焦点,除了“年轻”,还因为他自行车上用于义务维修的工具和零部件。
老王的工具都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给的。小区居民都认识他,自己家的钳子、扳手长久不用,容易生锈,给老王,老王每天都在广场,技术还好,需要维修来找他就行。老王的自行车车把中间挂着一个缝制的皮袋,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螺丝螺帽垫片等,袋口狭长,以防东西掉出。这些螺丝螺帽垫片也是邻居们给的,他主打一个“来者不拒”。他穿马甲,也是因为马甲口袋多,可以装各种东西。“你看,这是邻居给我的一管强力胶,篮球起皮,一粘就搞定。”
老王车子后座上有一个篮筐,里面有一个篮球,孩子们来打球,没带球,或者球坏了无法维修,就找老王爷爷要。他还备有气嘴、气针和打气筒,气嘴漏气,他用尖嘴钳拔除,给换一个新的。孩子们快乐,他也跟着快乐。他车的后座上还绑着好多20厘米长的细铁丝,工地上捆扎钢筋的那种,是他给工地上的工人要来的,随时也能派上用场。
老王还入户给人免费维修。有的门锁不好用,开关卡顿,打声招呼,老王就上门来,拆开再安装好。去年夏天深夜,一户老人家的水管爆裂,来不及找社会上的维修人员,给老王打电话,问他可否来看看。他二话没说披衣起身,带上热熔工具和一截水管就出了门,修好后还帮老人清理地面,前后忙活了1个多小时。
“老王兄弟,我的电动三轮车不通电了,放在你家门口了,你帮我看看。”记者和老王交谈时,隔壁园林小区的迟桂珍老人来找他。老王赶紧推车跟去。这辆三轮车的电池在车厢底部,老王搬下车里的东西,拧下四个螺丝,拿开盖子检查线路,左看右看看不出毛病。正在这时,迟桂珍喊了声:“显示器亮了,有电了!”“应该是接头松动了,要是线路有毛病,我还真没零件。歪打正着了。”老王笑着说。
老王给居民的帮助不限于维修。小区有个幼儿园,谁家大人有事来不及接,就给老王说一声。老王从路上经过时,不时有小孩子仰头喊“王爷爷好”。初三学生肖鸿儒原来在该小区居住,小时候没少被老王照护,虽然他现在搬到龙山西街文轩中学附近住,但还是经常回来看看王爷爷。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老王很欣慰。
老王原在临清外贸部门工作,55岁退休后就来聊城市里跟孩子住。来了18年,他也为邻居服务了18年。他的微信名叫“小伙儿”,他说还要保持好心态,继续为邻居服务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