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爱心小药箱里的城市温度
文/图 本报记者 赵艳君
“五一”假期的水城处处洋溢着热闹欢快的气氛。5月1日,王丹带着家人在市区游玩,经过市中心的一处交通管理服务站时,她指着墙上那个“爱心便民服务箱”的牌子,满脸骄傲地给身边人讲起了它背后的故事。
王丹是聊城市东昌府区爱心驿站的一名志愿者,“五一”假期前,她和另外几名“战友”将22个“爱心便民服务箱”投放到东昌府区、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等22处人流量较大的交通管理服务站。这是继去年3月首批投放后,爱心驿站开展的第二次集中投放行动。目前,这些便民服务箱遍布城区各主要交通站点,实现了便民服务全覆盖。
“去年3月4日,我们首次向聊城城区13处交通管理服务站投放了爱心便民服务箱。药箱里面配备有速效救心丸、止泻药、碘酒、棉签、创可贴、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常用医药用品。小药箱投入使用以来,曾成功救助过一位突发疾病的网约车司机。”王丹说,爱心小药箱能在紧急时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帮助,这让志愿者们备受鼓舞。
如今,这35个爱心便民服务箱已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这些便民服务箱由爱心驿站提供,由交通管理服务站的执勤民警负责管理。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所有药品均从正规医院采购,并且每一批药箱内的药品生产日期都有详细记录,志愿者会根据药品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和补充新药品,确保药品质量。”爱心驿站理事长韩德俭介绍说,除了爱心小药箱,他们还给每个交通管理服务站配备了打气筒等实用工具,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市民和游客带来帮助。“我们要把好事做好,方便市民确有不时之需的时候,能够安心、放心使用。”
说起爱心驿站,很多人并不生疏。这个爱心公益组织成立于2013年,从最初的7个发起人,到如今的200余名志愿者,它帮扶过因病致贫的家庭,也救助过品学兼优的困境儿童。成立十余年来,爱心驿站每位志愿者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感动着这座城市。
“我们的爱心善款来源广泛,驿站成立以来,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手,10元、50元、100元、200元……我们详细记录下来每一笔爱心捐赠,并将每一笔支出的善款进行公示,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韩德俭表示,此次订购22个爱心便民服务箱的4000元专项资金,来自爱心驿站志愿者闫淑青,她的这一善举为便民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个个便民服务箱,一次次贴心的服务,诠释着“小服务”点亮“微幸福”的深刻内涵。“‘五一’假期游客比较多,我们在执勤过程中,都携带着这个爱心小药箱,以便随时为市民、游客提供不时之需。”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女骑中队长刘成成说,一个小小的药箱,不仅温暖了市民和游客的心,更为聊城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