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映岁月 仁心守山河
——写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
□ 金增秀
当康乃馨的芬芳弥漫五月,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踏香而来。当晨曦掠过医院的窗棂,映照护士穿梭病房的身影;当暮色漫过急诊长廊,勾勒出她们核对医嘱的剪影,这座城市的岁月静好里,始终跃动着2.4万余名白衣天使守护生命的脉搏。
百年马灯映初心
南丁格尔的马灯划破时空,将暖光洒向聊城大地。一个多世纪的精神火种,此刻正跳动在白衣天使温柔而坚定的眼眸中。
在重症监护室的蓝色帘幕后,监护仪跳动的曲线是生命的密码。专科护士指尖在输液泵上精确校准,这个看似寻常的动作,可能决定着某个患者家庭是否还能等来晨晖。他们不是神话中的摆渡人,却用双手,在生死激流中稳稳托起生命之舟。
当晨光漫过社区养老院的窗台,护理团队背包里的智能设备已开始低鸣。88岁的李奶奶门锁轻响那一刻,血糖仪、心电贴片与布满老茧的双手同步就位。“高压138/86,比上周平稳啦。”护理员把数据同步至云端时,老人正絮叨着孙女的婚礼,这些家长里短与健康数据一起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美好记录。
从三甲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的器械传递,到乡镇卫生院输液室里护士N次俯身调整老人手背的滴速;从急诊室里争分夺秒的奔跑,到深夜病房的一遍遍巡视,南丁格尔的灯焰从未熄灭。它化作监护仪上的绿色波形,化作居家护理包里的止血钳,更化作危重患者睁开眼时看见的第一个微笑。
时代命题见担当
在老龄化加速与健康需求迭代的时代浪潮中,聊城护理人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时代考卷上书写出亮眼答卷。从病房到家庭,从传统护理到智慧服务,她们不断突破边界,让专业与温情在守护生命的每个环节绽放光芒。
聊城市人民医院以“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突破口,打造居家医疗新模式,将专业护理延伸至百姓家门口,荣获“健康聊城仁心仁术团队”称号。依托“网约护士”平台,患者可在线预约管道护理、母婴护理、中医理疗等20余项服务。通过严格的准入机制与“青蓝计划”人才培育,这支“移动护理队”已为2900余名患者提供精准服务,实现零投诉、零纠纷、零事故,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专业护理成为现实。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双循环”个性化护理模式,构建起覆盖患者“入院—住院—居家—复诊”全流程的服务闭环。通过动态评估与跟踪干预,1.2万人次获得延续性护理服务,患者满意率99%以上。这一模式打破医疗服务的时空壁垒,让护理关怀如影随形,成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生动实践。
东阿县人民医院以信息化为引擎,创新推行“护士站前移”智慧护理模式。通过“数据跑路、护士驻守”,护理服务从固定站点延伸至患者床旁,实现入院办理100%床旁化、出院结算86%床旁化,平均为患者节省入院时间21分钟、出院时间62分钟。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推动护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关怀”转型,让患者切实感受到“零等待”的便捷与温暖。
从云端护理到家医服务,从全链照护到智慧转型,聊城护理人的创新实践,既是对时代命题的有力回应,也是对护理使命的深刻诠释。她们用技术与温度,重新定义护理服务的边界,让南丁格尔精神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
星河为路启新程
在聊城这座城市的记忆深处,珍藏着无数温暖的回响:疫情肆虐时,市民隔着防护栏高高举起的鲜花,在护士站绽放成永不褪色的春天;康复患者用颤抖的手写下的感谢信,陈列在荣誉墙上,成为对生命守护最真挚的礼赞;校园课堂里,孩子们跟着护士阿姨认真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身影,专注的身影传递着对生命的守敬畏。这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点点星光,汇聚成照亮护理事业的璀璨银河。
站在健康聊城建设的新征程上,护理事业的蓝图正徐徐铺展:138家安宁疗护医疗机构,以专业与温情为生命终点绘就温暖底色;136个“互联网+护理服务”社区站点星罗棋布,让优质护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提升技能竞赛诞生12项成果,正从创意转化为提升救治效率的实战利器。这些跃动的数据背后,是聊城护理人对生命健康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护理事业未来发展的不懈探索。
当我们回溯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温暖印记:新生儿清脆啼哭时护士湿润的眼眶,病房中老人紧紧握住护理人员的颤抖双手,急救车呼啸声中奔忙的白色身影……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南丁格尔精神的光芒。这些画面交织成动人的篇章,诉说着护理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值此护士节,让我们向这群生命的守护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愿每一份坚守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盏守护生命的心灯,永远明亮如初,照亮健康聊城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