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公益广告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乡镇文化书院变身科普实践课堂

志愿者在给学生们讲解机械原理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敏

本报通讯员 张宇宁

5月10日,东昌府区侯营镇文化书院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奇趣机械爬虫”科普实践课。“快看!我的机械虫会跳舞。”侯营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刘晨曦兴奋地操控着亲手组装的机械爬虫。

近日,侯营镇文化书院创新推出“科普+”实践课堂,将深奥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趣味实验。活动现场,科普志愿者梁盼盼以“小马达如何让虫子‘活’起来”为切入点,通过动画演示与实物拆解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电能—动能—机械运动”的能量转化过程。当学生们亲眼见证电磁铁与永磁体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精密齿轮组带动爬行臂摆动的过程时,惊叹声此起彼伏,“齿轮大小会影响速度吗”“马达转速能调节吗”等问题接连抛出,求知热情高涨。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还引导学生们将机械原理与生活场景结合,启发他们用科学视角观察世界。

侯营镇文化书院创新打造“科普+”实践课堂,将物理知识转化为趣味实验,同时构建“基础+拓展+实践”三维课程矩阵,融合“经典诵读”“科学实验”“手语舞”等多元内容,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教育同频共振,培育“传统为根、多元共生”的文化教育生态。

“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料,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锻炼。”学生家长王岚感慨地说。

此次活动是书院“文化+科技”育人理念的创新实践,旨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思维。未来,侯营镇文化书院将继续以科普营为载体,融合传统书院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教育,让青少年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感悟科学魅力。

2025-05-14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9582.html 1 乡镇文化书院变身科普实践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