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的别样团圆
本报记者 赵艳君
3月20日,杨宇上夜班。这意味着,次日一早,妻子又要带着3岁的女儿来和他“交接班”——妻子上岗备勤,他下班回家带娃。
杨宇是聊城高速交警支队东昌府大队辅警,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坚守在聊城南执法站的疫情防控点。妻子苏金娥工作在德上高速聊城南收费站,两人的工作地点相距不过100米。
家中老人尚未退休,一直照看女儿的保姆临时也无法赶过来。各自在疫情防控一线忙碌的夫妻俩,为能照顾年幼的孩子,不得不错开工作时间,带孩子到单位换班。这对年轻夫妻的“交接班仪式”,成了那条路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只不过,同事们将这“风景”看在眼里,心里却酸酸的。
聊城高速交警支队东昌府大队大队长王晓峰,同样将他们一家人的“别样团圆”看在眼里。王晓峰说,最近疫情形势复杂多变,他们开启24小时勤务模式。杨宇工作的执法站,同时也是疫情防控点,工作期间,他们要对每一辆通行车辆进行信息核查,并和交通、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交通疏导、测量体温、身份登记等工作。
对于丈夫的忙碌,同样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自己力量的苏金娥并无太多怨言。一家三口一周仅有一天时间可以团圆。她说,自己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只是委屈了孩子,很早就要喊她起床,带到单位走一遭,然后再迷迷瞪瞪地换个人带回来。”
3月21日上午8时许,忙碌了一夜的杨宇接过妻子怀抱中的女儿,苏金娥一边嘱咐女儿“要听爸爸的话”,一边转身跑向自己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