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1335万考生奔赴人生大考 8年来报考人数首次下降
今年高考有了一些新变化
6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正式开考。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比2024年减少7万人,这是8年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除报考人数减少外,今年高考季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
考大学的绝对竞争下降
今年的新变化之一是,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知名高校本科扩招,考好大学的绝对竞争下降了。
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此前经历过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再增长的过程。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61万,此后逐年下降,至2013年,降到912万,5年减少149万。之后的2014年至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较稳定。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增至975万,此后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都在逐年增长。这种全国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增长的态势止于2025年。
另一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今年3月,清华、北大等至少十余所“双一流”大学先后宣布增加今年本科的招生名额,扩招计划主要投向在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方向。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伴随著名大学本科扩招和整体本科招生规模增长,今年考大学的绝对竞争是下降的。陈志文还强调,随着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至92%以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中职也能考大学,并非如一些自媒体所说的“上了中职不能考大学了”。
今年考生有更多可选专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考生在后续填报志愿时有了更多的可选专业。教育部不久前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这些新专业包括: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
8省份迎来新高考首考
今年,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8个省份,作为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首次实施新高考。
自2014年开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五个批次进入新高考。其中,首批试点的上海、浙江以及第二批试点的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取消文理分科后,采用的是“3+3”选科模式;此后三个批次试点的23个省份则采用了“3+1+2”选科模式。
今年首次实施新高考的8个省份,考试科目也是采用“3+1+2”模式。对考生来说,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设置为首选科目,必选其一且不能兼报;此外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选考2门。按照要求,统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试卷,选考科目由各省自行组织命题。
新高考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每年高考季,6月7日至8日属于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及传统高考的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新高考省份,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外的其他考试,属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或为6月9日,或为6月9日至10日。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