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案板让老树焕“新生”
文/图 张燕 马雪
3月23日,久违的阳光翻过精致的园墙,散落在冠县兰沃乡中华第一梨园。梨园不远处的后王羡村亚杰厨具厂里,“沙沙”声响起,老乡们一听就知道,准是冯亚杰又在“捯饬”他的梨木案板。
“这一步,主要看木板有没有疤痕,有疤痕的木板不能用,做成案板容易坏。将没疤痕的木板磨平后,按尺寸拼接到一起,一块案板的雏形就形成了。”冯亚杰一边在机器上打磨手中的梨木板,一边介绍。
制作梨木案板,工艺甚为烦琐,需要经过选木、晾晒、蒸煮、烘干、裁木、打磨、拼接、上油8个步骤。冯亚杰正在做的是第6个步骤——打磨木板。这是制作梨木案板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冯亚杰出生于1987年,是兰沃乡前王羡村人。2009年,时年22岁的他,在天津家具公司做了8年木工后回到家乡,投资12万元在后王羡村租下一处占地1100平方米的厂房,干起了家具加工生意。
“从天津回来时,我手里有2万元,为了开工厂又从银行贷款10万元。当时,主要为附近村民加工门窗。第一年生意还算红火,很快就挣回了本钱。”冯亚杰说。
当冯亚杰沉浸在加工家具为他带来的幸福中,并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而至。201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家具加工行列,兰沃乡的家具加工市场逐渐趋于饱和。
“当时雇了2个人,每人每天40元。除去工人工资和贷款利息,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要是木头买不准,还会赔钱。”冯亚杰苦笑着说。2011年,独具慧眼的他又把视线转移到了加工梨木案板上。
冠县地处黄河故道,已有两千年的梨树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鸭梨之乡”,全县梨树种植面积7.5万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兰沃乡作为中华第一梨园所在地,梨树种植面积居全县18个乡镇(街道)之首。
“梨树长到一定年龄,结出的梨就小了。这时,村民会砍掉老树,栽种小树。砍下的梨树,树枝被当作柴火,树干则被卖掉。”看着硬度高且笔直的梨树树干,冯亚杰萌生了制作梨木案板的念头。
说干就干。经过一年的摸索,2012年,冯亚杰成功制作出2000块梨木案板。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制作的案板一经问世,立即被周围村民抢购一空。案板的畅销,更加坚定了冯亚杰走这条路的信心。
因单个案板售价低,利润低,2013年,冯亚杰开始着手生产厨具礼盒。“礼盒包括案板、擀面杖、筷子、蒜锥、木铲、汤勺等。梨木硬度高,咱的产品质量很好。”冯亚杰说。
目前,冯亚杰的厂房已扩充至3个,每年可生产厨具礼盒9000套、案板1万块,年产值200万元,纯利润30万元。通过发展壮大梨木厨具产业,冯亚杰在实现自己富裕的同时,还带动周围10余人就业。
今年68岁的肖凤路便是其中一位,他在冯亚杰的厨具厂工作8年了。“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都不干活了,但是我舍不得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