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 如何外出健身
本报记者 鞠圣娇
如今,天气转暖,很多市民都希望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有人又重新拾起锻炼身体的习惯。那么,在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健身时,我们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控呢?
3月28日,聊城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健身首选人少开阔的地方,注意保暖和运动强度。
考虑到公共健身场所人数较多,市民健身时一定要避免扎堆,选择人群较少、空气流通的地方,如湖边、河边、公园等,要主动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进行群体性的体育项目,配合相关部门疫情防控措施。
外出运动时,无需佩戴口罩,避免通气受阻、损害健康,同时应避免扎堆聊天,需要与他人交流时,应佩戴口罩。
户外活动时,不能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肘部或纸巾遮住,弃置于垃圾箱内。
在使用公共健身设施时,要注意卫生,运动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初春天气多变,遇到雾霾天、阴雨天或温差较大的天气,专家建议不要出门。
出门时,要结合天气条件,注意保暖,避免高强度活动后,增加生病的风险。
户外活动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也应该注意个人防护。
回家后,要及时脱去外套、清洗双手,将用过的口罩进行处理后再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