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
放大+  缩小-   默认o

岐黄润水城 中医惠生活

——聊城中医药文化惠民夜市火爆开市

活动现场

市民在体验中医按摩

太极表演

中药材展示

聊城市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右一)向卡塔尔友人赠送中医香囊。 本报记者 李健 万昊 摄

本报记者 马永伟

7月8日晚,光岳楼北广场和南广场人声鼎沸。由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东昌府区卫生健康局、聊城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岐黄润水城 中医惠生活”中医药文化惠民夜市在此火爆开市,千余名市民循着药香而来,在八大展区中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活动现场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传统功法教学互动区、名医专家义诊区、特色疗法体验区、中药知识科普区、艾灸产品体验区、中医药膳及代茶饮品尝区和中医药伴我成长区八大展区。在互动环节,主办方准备了诸多趣味活动,市民可利用其提供的具有驱蚊、提神功效的中药材,亲手制作中药香囊,感受传统手工艺与中医药结合的魅力。另外,现场还可领取《探秘打卡手册》,市民前往各展区打卡,集齐5个印章可领取精美礼品。

当日傍晚6点,光岳楼下便已挤满前来打卡的市民。手持《探秘打卡手册》的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穿梭于各个展区,迫不及待地想要集满手册上所有的红色印章。“提踵、踮足。”在传统功法教学互动区,市中医医院的九位医师带领市民练习八段锦,不少中老年人跟着口令缓缓起势,一招一式,有板有眼。56岁的市民刘梅跟着练完一套功法,额角渗出汗珠,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平时总觉得腰酸背痛,刚才跟着老师做完动作,浑身都舒坦了!”旁边还有几位年轻人举着手机现场拍摄教学视频,打算回家跟着视频练习。

中医药膳及代茶饮品尝区飘出阵阵甜香,玉竹老鸭汤、山楂减肥饮、酸梅汤、清金代茶饮等药膳、代茶饮引得市民排起长队争相品尝。市民叶世明端着试喝杯连连称赞:“清金代茶饮有些甜味,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的功效,比奶茶健康多了。”

在特色疗法体验区,艾灸的温热香气与拔罐的吸附声交织成独特的诊疗图景。30岁的白领汪女士正体验耳穴压豆疗法,东昌府区古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陈仪璐将王不留行籽精准地贴敷在她的耳甲艇处:“这个穴位能缓解失眠,您平时按揉一下试试。”汪女士笑着说:“以前总觉得中医是老年人的专属,今天体验了才知道这么神奇。拔完罐、做完耳穴压豆,感觉身体轻快多了。”

最热闹的当属名医专家义诊区,来自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的中医名家义诊台前,前来问诊的市民早已排起长队。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谷万里为每一位问诊的市民仔细把脉,并给出治疗和养生建议;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医师么传为给市民李女士诊脉后温和地说:“身体总体没大事,只是有些肝火偏旺。”

位于楼北大街的成无己纪念馆(古城区馆)门前,前来参加中医义诊和中医适宜技术体验活动的市民络绎不绝。

“针灸、拔罐、耳穴压豆等特色疗法,因其简便易行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信中医、爱中医、学中医、推广中医。”聊城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护士长范宪华介绍道。

看着现场热闹的景象,聊城市中医医院手足外科负责人李攀深有感触:“我们把针灸、推拿、膏方、药膳等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以及太极、八段锦等养生功法带到夜市,就是想让中医药融入百姓生活。你看大家练习功法、制作香囊时多投入,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活力和魅力。”市卫健委中医药发展规划科科长王佩瑞表示,此次活动只是全市中医药惠民系列活动的开端,“接下来各县市区、各市直医疗机构将在不同地点持续开展活动,请大家持续关注,积极参与,推动古老的中医药文化走近百姓、走进千家万户。”

当晚九点,夜市仍人头攒动。光岳楼的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清晰,仿佛在静静注视着这场中医药文化的盛宴。市民们带着香囊、茶饮和手册离去,空气中的药香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共同谱写着“岐黄润水城”的生动篇章。

(除署名外,本版图片均由葛思逸、刘润民拍摄)

2025-07-10 ——聊城中医药文化惠民夜市火爆开市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2762.html 1 岐黄润水城 中医惠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