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展示体验厅揭牌

成为弘扬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全新阵地

本报讯(记者 孙克锋 通讯员 谢真真)7月25日上午,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展示体验厅正式揭牌,标志着茌平洪官屯镇、茌平城区、聊城古城区、聊城开发区四地联动的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弘扬格局全面形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新揭牌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展示体验厅,坐落于茌平城区新政路新政桥西50米路北,集宣传、展示、教育、体验功能于一体,系统呈现成无己的生平轨迹、学术成就与流传千年的医道故事,全方位展现这位医学大家的精神内核。更具特色的是,体验厅打造了“可触摸、可参与、可带走”的互动场景:亲手调配一味驱蚊香囊,学习一组代茶饮的配伍秘诀,让古籍中高冷的中医药文字,化作指尖可及的生活温度,推动“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作为成无己纪念馆主馆,茌平区成无己纪念馆位于茌平区洪官屯镇,建筑面积达2600平方米,为三层仿古建筑群,由纪念馆主体、厢房及庭院构成。馆内380余件展品系统梳理成无己生平事迹与学术脉络,包括其注解《伤寒论》的开创性贡献、经典诊疗案例,以及古代中医器具、中药标本等,成为解码成无己医学思想的核心阵地。

分布于聊城古城区的两处场馆各有侧重:古城区馆位于楼北大街5号,不仅设有成无己中医药文化长廊、行医处碑、诊脉铜像,还恢复了家传老字号“成颐堂”,设立无己书院,并陈列着全国名老中医谷越涛教授收藏的珍贵中医药文物,重现历史场景中的医道传承;膏方馆坐落于聊城古城区叶家园子街东首,是世界上收藏中医膏方数量最多的博物馆,馆内以阴阳黑白为主色调,核心展厅按五行布局分设五厅,藏10万余张涵盖宋元明清至近现代的名医膏方(含施今墨、张简斋真迹)、322套医药善本(如康熙版《黄帝内经》)、1500册未刊名医手稿(含孟河医派珍本),以及元代紫釉香薰炉等1500余件历代药具。

成无己纪念馆开发区馆位于东昌路与中华路交会处向北200米路东,以“实践传承”为核心定位,恢复“成颐堂”老字号并邀请名医坐诊,让中医药文化从展示走向应用。

宋金时期名医成无己因首次全面注解《伤寒论》、开创方论先河,被誉为“国医亚圣”,是聊城中医药传统文化中极具分量的标志性符号。近年来,聊城持续挖掘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先后建成茌平区成无己纪念馆、成无己纪念馆古城区馆、成无己纪念馆膏方馆、成无己纪念馆开发区馆(统称成无己纪念馆)。2025年2月,成无己纪念馆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国家级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山东省基层名中医、茌平区成无己纪念馆馆长袁恒勇说,四地场馆各有侧重又紧密联动,既守护着成无己中医药文化的根与魂,又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开辟了独具特色的“聊城路径”。

2025-07-29 成为弘扬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全新阵地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3736.html 1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展示体验厅揭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