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开始办理
现场集中受理时间为8月1日至9月12日
本报讯(记者 张承斌 通讯员 王云涵)7月31日,记者从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了解到,2025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于8月1日启动。该政策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学资金保障,切实减轻其求学过程中的经济负担。
据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等)为共同借款人,需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贷款额度方面,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不低于1000元。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弥补日常生活费。贷款期限按照借款人在校剩余学制年限计算,在此基础上延长15年,但总期限不得超过22年。
受理时间方面,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现场集中受理时间为8月1日至9月12日,因特殊情况无法在此期间办理的,现场受理截止时间可延长至10月15日。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被符合要求的高校正式录取、本人及家庭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基本支出等。同时共同借款人也有相应要求,原则上应为借款学生的父母,特殊情况下可为其他近亲属或监护人。
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为:申请人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或“国家助学贷款”APP填写信息,打印申请表,未预申请的学生需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并作出个人承诺。
需要注意的是,首次贷款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一起前往双方户籍所在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携带申请表、双方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等材料办理。续贷时,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办理,也可通过线上申请;若有信息变更等情况,需到现场进行办理。
学生在读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可享受5年还本宽限期,其间只需偿还利息。符合免息政策要求的借款学生实行免息及按意愿办理本金延期偿还,相关政策要求依据当年具体情况制定并执行。
据悉,聊城市教体系统为办理贷款的学生提供“一次办好”服务,同学们可提前电话咨询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体局,确保带齐所需证件(如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户口簿等),避免因遗漏材料而重复跑腿。各县(市、区)办理点均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政策咨询和表格填写指导服务。莘县等县(市、区)教体局还设立了乡镇办理点,同学们可选择就近办理,减少路途奔波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