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玉米地走失 无人机30分钟找到
本报记者 侯莎莎
8月1日,茌平区贾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赵玉国迎来两位手持锦旗的客人,他们连声道谢,锦旗上“无人机神技施援手 炎炎酷日鱼水情”16个字分外显眼。这两位客人分别是前付村党支部书记吴士山和村民张洪文,送锦旗的背后是一个无人机助力搜救的故事。
7月29日下午,住在贾贡村女儿家、85岁的前付村老人在村东头的玉米地里走失,家属和村民多方寻找未果。当天天气炎热,再加上预报有雨,老人的家人非常着急。危急时刻,前付村党支部书记吴士山打电话给赵玉国,想请他用无人机帮忙寻找老人。
平时熟练使用无人机摄影的赵玉国放下电话,立即驱车赶往现场,途中他向村民了解到,老人曾向玉米地深处行走。此时正值盛夏,茂密的玉米地视野受限,人工搜寻难度大。
到达现场后,赵玉国迅速操作无人机升空。然而,玉米地里绿浪翻滚,枝叶遮挡,初期的空中扫描一无所获。
30分钟过去,此时开始下雨,老人的安危令人揪心。赵玉国坚持低空细致排查,无人机电量逐渐告急。突然,监控屏幕上闪现一抹玫红色——降低高度后,看见一位老人正挥动扇子。“找到了!”家属通过画面确认正是自家老人。众人循着无人机指引冲进玉米地,将老人安全救出。经检查,老人身体无碍。大家顿时松了口气。
这一“无人机助力寻人”的事迹被本地媒体报道后,立马引发网友关注。“这才是科技的意义”“给无人机高手点赞”……大家纷纷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此次实施救援的关键人物赵玉国,不仅是无人机飞手,还是贾寨镇家喻户晓的文化站站长。扎根乡土近30年,他身兼多职、服务群众:作为多家中央媒体的签约摄影师,他用镜头记录乡村巨变;在担任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农工办主任期间,他带领群众发展电商致富;2020年担任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后,他组织文化活动230余场,推动贾寨镇文化站获评“山东省特级乡镇综合文化站”。
“找到就好。”救援成功后,赵玉国汗流浃背的身影让在场群众动容。这场救援既展现了无人机在应急场景中的作用,也折射出基层工作者“急群众之所急”的担当。正如赵玉国常说的:“只要群众需要,我就尽力去做。”这份朴素的承诺,正是基层工作者最动人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