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暴雨之夜的那次演练
□ 张福禄
“暴雨夜袭黄河岸,实战演练只等闲。倾盆大雨权冲汗,逆行守河战犹酣!”这是我对2014年7月29日暴雨之夜聊城黄河夜间巡查实战演练的随感。虽然演练已经过去了11年,但每每看到暴雨之夜拍摄的那些演练图片,还是心绪难平。
每年6月至10月是黄河主汛期。每到此时,黄河职工无论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骄阳炙烤的白昼,都牢牢坚守在一线,有序开展巡查、及时处置问题,全力保障防洪安全。2014年7月29日暴雨之夜,聊城黄河河务局组织的阳谷黄河陶城铺险工夜间巡查演练,就是一次对夜间巡查技术的检验和巩固。
一
险工巡查,就是汛期工程查险工作。在防洪期间,防汛队伍按照防守责任堤段,在险工上巡回检查水情险情,以便及时发现险情,迅速抢护和报告,保障工程安全。阳谷黄河陶城铺险工是山东黄河左岸的第一处险工,也是聊城黄河防守的重要河段之一。这次安排在陶城铺险工夜间巡查的实战演练,还承担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录制夜间险工巡查视频资料,为今后的险工巡查培训提供影像教学资料。
根据演练安排,当日20时,参加演练的职工在阳谷黄河河务局陶城铺管理段集合。此时,天空开始有雨点飘落。10余分钟后,天气骤变,下起瓢泼大雨(据气象部门信息,当夜阳谷每小时降雨量超100毫米,为暴雨级别),列队参与演练的职工们顿时浑身湿透,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停往下流。
“这么大的雨,演练是否继续进行?”我当时在阳谷黄河河务局办公室工作,负责这次演练的图片拍摄,没想到会遭遇如此大的暴雨。还能不能演练?我不禁有些担心。
“演练就是实战。今晚遇上大雨,是一次恶劣天气状况下的巡查实战。防洪工程在雨中容易出现险情,且在夜间不易被发现,这是对我们防汛抗洪意志和防汛巡查技术的一次检验。同志们在演练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随后,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巡查演练在暴雨中拉开序幕,数十名职工列队冒着大雨奔赴陶城铺险工1号坝演练现场。
二
大雨之夜,堤防上漆黑一片,职工们手持手电,沿堤防向演练现场疾步飞奔。借着他们手中的光亮,我在雨幕中只能看到他们模糊的身影,但他们身上橘红色救生衣上的“黄河防汛”四个字格外耀眼。
我把相机调至拍照模式,用一只手将雨伞柄紧紧靠在脖子上,尽量不让雨水淋到相机,然后快步跑到队伍前几米的位置,以相机闪光灯为光源进行拍摄。天黑加上雨大路滑,我的鞋里灌满了水,走起路来感觉沉甸甸的,脚上有一种胀胀的感觉,腿上像是坠了个水袋子,在跑步过程中几次差点摔倒。
队伍来到陶城铺险工1号坝演练现场时,雨下得更大了。透过相机镜头,我看到职工们被雨水打得睁不开眼睛。此时, 演练现场的应急照明车已经到位,但发电车伸向高空的探照灯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暗淡。暴雨的哗哗声、黄河的浪涛声、发电机声交织在一起,在演练场地奏响了一曲特别“交响乐”。就在这交响乐曲中,职工们进行巡查分组,按照演练科目迅速开展工作。第一组、第二组……各组按照安排开始巡查。坝顶上、坝坡上、坝头根石台上,大家手拿照明工具排成一排沿坝头向前排查推进。
三
“报告。这里发现一处浪窝。”巡查中,一个巡查小组报告,在1号坝的迎水面发现一个雨水冲刷的浪窝。“好的,立即进行测量,注明位置尺度,进行圈堵,防止扩大。”接到报告,小组负责人立即安排处理。巡查人员立即围拢过来对浪窝进行测量记录,然后进行圈堵。其他小组人员则按照防汛巡查任务和程序,各自沿任务线路进行巡视。
望着职工们在暴雨中紧张有序地巡查、娴熟地处置险情的身影,我也顾不上满身的泥水,用相机不停地定格他们迎战暴雨、抢时间处理险情的场景。22时许,雨开始变小,巡查演练结束。
作为雨夜巡查演练的一名参与者,我为自己能定格下暴雨中黄河职工们的巡查过程而感到荣幸,更为黄河人的职业精神所感动。演练之后,我的摄影作品《实战演练在暴雨之夜展开》被多家报刊和网站刊发,并获得2014年“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山东省职工摄影展览优秀奖、2015年第三届黄河职工摄影艺术展铜奖等奖项,还入选《水利新闻宣传系列培训教材》。我知道,这些荣誉的获得并不是因为图片的摄影技术有多高超,而是人们对黄河职工风雨逆行、坚守岗位、顽强拼搏、奋力守护黄河安全的褒奖,更是对黄河职工身上所闪耀的奋斗精神的赞扬。(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