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青年学子执笔绘英烈

分批次为120位无照片烈士画像

志愿者在绘制烈士画像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刘晓伟 郝锐)8月13日,在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美术教室里,学生们神情庄重,全神贯注地为烈士画像,一幅幅面带微笑、目光坚定的画像跃然纸上。此时此刻,学生们的笔尖下,勾勒的不只是线条,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敬意。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革命老区聊城再次启动“为烈士画像”公益行动。该行动组织青年学子以画笔为媒,为牺牲时未能留下影像的革命英烈重现容颜,追寻历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

“我画的是赵怀仁烈士,他18岁参加革命,24岁在战斗中牺牲。”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学生刘思月说,“这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实践,还是一堂无比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要用好手中的画笔,还原烈士英容,让他们永远被人铭记。”

聊城作为革命老区,有名可查的烈士共1.4万余名。然而,战争年代条件有限,许多英烈牺牲时未能留下影像,成为遗憾。为此,聊城革命烈士陵园联合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及社会志愿者团队,共同发起“为烈士画像”行动。

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亲属、查阅档案等方式收集了赵怀仁、谢家贞、朱文正等烈士的翔实资料,为创作提供依据。“我们组织师生进行专题培训,讲解烈士事迹和画像技巧。”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美术设计系教师徐洪璐介绍,“在准备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通过多方协作、走访烈士故里、对接烈士亲属,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一点点补充完善了资料。学生们经过多轮草图修改和细节调整,最终创作成果得到烈士家属的认可。这种体验是书本上难以获得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聊城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服务中心宣教科王士理表示:“活动已完成首批11位烈士画像,计划分批次为120位无照片烈士画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2025-08-18 分批次为120位无照片烈士画像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4798.html 1 青年学子执笔绘英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