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封租金,巧解十年欠薪难题
本报讯通讯员 王希玉 王光会
近日,冠县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批拖欠工人工资案件。8月20日尹某某等34名工人在收到拖欠十年之久的劳动报酬后,派代表将一面绣有“为员工讨薪维权 持正义秉公执法”字样的锦旗送到冠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以表达对该院执行人员的感激之情。
2014年至2015年间,尹某某等34名工人在山东某公司工作,该公司分别拖欠每人3000至4万余元不等的工资。因长期追索未果,2024年9月,尹某某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山东某公司及其独资股东内蒙古某集团公司向34名工人支付工资共计6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两公司未主动履行,尹某某等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人员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山东某公司已停产停业,其与另一被执行人内蒙古某集团公司名下多数房产已被处置,其余部分也遭多轮查封或抵押,线上线下均未查到可供执行财产,案件一度陷入困境。
执行过程中,该院执行人员根据办案经验意识到,单纯通过传统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果断调整办案策略,根据被执行人山东某公司、内蒙古某集团公司房产及土地信息,多次奔赴北京、内蒙古,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该院执行人员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被执行人山东某公司名下位于内蒙古某处的房产虽被查封,却已对外出租,山东某公司享有到期租金;被执行人内蒙古某集团公司位于北京某处的土地使用权虽被抵押且多轮查封,但土地上建造有一处写字楼且尚未办证。执行人员从北京市住建部门了解到,该写字楼是内蒙古某集团公司资产,且该房屋现已出租,内蒙古某集团公司亦享有到期租金。执行人员遂对上述两处涉案房产的租金进行查封,并将查封情况告知了山东某公司及内蒙古某集团公司。
在采取查封租金措施后,被执行人山东某公司、内蒙古某集团公司迫于强大的执行压力,主动联系法院表示愿意协商解决34名工人的工资问题。后在法院执行人员的主持下,山东某公司、内蒙古某集团公司最终与34名工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一次性履行了全部案款。至此,这批十年之久的工人工资拖欠案件得以圆满解决,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十年积案得以圆满解决,成为冠县法院司法为民、力护民生的生动注脚。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深入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继续以法律利剑护航民生,坚决捍卫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