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法治工作室(站)来了
6月底前市县乡三级全部挂牌成立 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教育指导等
本报讯(记者 孙克锋)3月28日,市司法局、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家庭教育法治工作室(站),加强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法治+家庭教育”模式,这种做法在山东是首创。
通知提到,依托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家庭教育法治工作室,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家庭教育法治工作站,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妇联共同组织开展工作。
家庭教育法治工作室(站)的职责内容包括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教育指导、开展家事调解、提供法律援助等。
家庭教育法治工作室(站)将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法治副校长、基层法律顾问及普法志愿者走进社区、学校、家庭,开设家庭教育专项法治课程,提供专业法治辅导,引导师生和家长依法合理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关爱;利用市县两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整合资源,组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和生活困难的家庭,有针对性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组织人民调解员、平安家庭辅导员和普法志愿者,组建家事纠纷调解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影响家庭和睦及子女教育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积极开展家事纠纷调解工作,有效避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缺失;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司法部《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指引》要求,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遵循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二次伤害。
通知要求,各级家庭教育法治工作室(站)要于6月底前全部挂牌成立,每年开展普法宣传不少于6次,开展家庭教育辅导不少于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