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推出一批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优秀主题图书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出版界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具有主题鲜明突出、史料权威珍贵、内容丰富生动等特点,受到读者欢迎,社会反响良好。
一批通史专题类著作,通过大量丰富的档案资料生动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的历史景象,着力彰显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脊梁和精神。《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修订再版,通过政治、军事、外交多维视角,呈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历史全貌与爱国主义精神内核,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伟大形象。《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全景式展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画卷,凸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贡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系列丛书由国家档案局制定总体规划,对各级综合档案馆保存的抗日战争档案进行系统整理,为抗日战争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史料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抗战历史的研究与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系列丛书(22种)全面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抗战意志、坚决的抗战行动,制定和实施全面抗战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挺进敌后、抗击日军的英勇壮举和历史贡献。
一批学术研究类著作坚持正确抗战史观和二战史观,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坚持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既坚持原原本本记录历史,饱含深情讴歌英雄,又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奋进力量,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有新突破。《当代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战史研究概况,展现了研究发展脉络、重要成果和创新突破。《抗日战争研究论集》以宽阔的历史视野全景式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注重总结归纳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了抗战胜利对于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重要意义。
一批文学艺术类作品深挖细节、以物证史,用朴实的情感、鲜活的艺术语言再现历史的真实,多维度讲述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抗战故事,展示伟大抗战精神,具有温润人心、激发斗志的力量。《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讲述了郑振铎在抗战期间为国家保存文化、赓续文脉所作出的努力,勾画出一部文化抗战群像史。《车桥 车桥》以1944年新四军车桥战役为背景,全景展现了华中抗战战略反攻的序幕。《蘸火记》以章丘铁匠造枪抗战为主线,讲述了章丘长岭山上抗日武装力量联合杀敌的故事。《抗战家书》(增订版)收录40余位抗战先辈的近百封家书,讲述了这些家书背后的故事,提供了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生动资料和鲜活视角。《我的爷爷杨靖宇》以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的家族记忆为独特视角,通过口述方式生动再现了杨靖宇将军在抗战中的卓越贡献、英勇事迹及其崇高品格,展现了红色基因在后代血脉中的传承。《抗战诗词三百首》编选1931—1945年间以抗战相关内容为主题的诗词,将选诗与叙事相结合,艺术再现仁人志士的抗战壮举,带领读者领略峥嵘岁月。此外,《红星照耀中国》《鸡毛信》《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拉贝日记》等一批文学作品修订再版,充分展现经典著作的魅力,为读者真实客观地了解抗战历史提供一个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