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与魂
□ 贾琳
寻常的对话里,藏着思想政治工作最朴素的真理。它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不是念稿子时讲的大道理,而是端在手里的热茶,是聊到心坎里的家常。它是把“人”放在中央,让思想的光芒照进平凡细微的生活。以人为本,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穿越时光仍葆生机的根与魂。
“人”字当头:从“解决思想问题”到“解决具体困难”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其核心在于立足人的现实与发展诉求,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统一。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脱离具体人的实际境遇空谈理想信念,而必须首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需求,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国家发展蓝图与个人奋斗目标相衔接,使“大道理”转化为“身边事”,让“大格局”呼应“小日子”,从而实现从“解困”到“暖心”再到“铸魂”的升华。
“心”上用力:从“我说你听”到“共情共鸣”
先看见具体的“人”,再谈抽象的“志”。
真正的“以人为本”,得学会换频道对话。教室里,老师问学生:“你为什么读书?”女孩说:“我想当医生,给我妈治病。”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说:“你的理想比这更具体,也更伟大。”她没有空讲理想情怀,而是带着学生和她母亲去县城医院看医生,联系资助人给贫困家庭送药,让学生在“救妈妈”的具体目标中,理解“改变命运”的分量。
“成长”为标: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高境界,是激发人的内生动力,让人在思想升华的同时,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曾经有位老党员,年轻时是厂里的理论骨干,退休后一度觉得“自己没用了”。社区成立“银龄宣讲团”,邀请他讲厂史。第一次上台前,他翻箱倒柜找出泛黄的老照片——有车间里党员带头加班的场景,有技术攻关成功后全厂干部职工欢呼庆祝的瞬间。讲着讲着,老党员自己先红了眼眶:“那时候我们一个月拿十来块钱,为啥拼命?因为我们相信劳动最光荣。”后来他的宣讲深受年轻人和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常说:“爷爷的故事,比电视剧里演的还有吸引力!”
暮色渐浓,社区活动室的茶话会热闹起来。老张头儿快板打得中气十足:“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咱夸夸社区新变化!”台下大爷大妈们跟着节奏拍手叫好,还有孩子的欢声笑语。窗外的路灯次第亮起,照见每个人脸上的光。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是蹲下身,拂去鞋中那粒硌脚的石子,是坐下来与你喝一杯热茶,是陪着人走过难熬的日子,最终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时代的浪潮里,找到自己的坐标,活出自己的光亮。这,或许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朴素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