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功为短食管裂孔疝患者打通“生命营养通道”

本报讯(岳耀军 宛然)9月14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团队凭借严谨的医疗态度与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短食管裂孔疝患者实施精准营养支持方案,避免了致命性医疗风险,为特殊病例护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该老年患者因吞咽困难无法进食,需依赖鼻饲维持营养。按常规测量,胃管需置入45厘米。然而,置管至40厘米时却遇阻无法深入。此时,通过抽吸胃液、听诊气过水声等传统方法验证,多项指征均显示胃管已成功置入胃内。

面对“差5厘米”的异常与“验证通过”的结果之间的矛盾,护理团队并未掉以轻心。他们判断,传统方法虽能确认胃管在胃内,却无法精确定位其具体位置。秉持对患者安全高度负责的原则,团队立即启动进一步检查程序。上消化道造影结果揭示了真相:患者患有临床罕见的短食管裂孔疝,胃管前端并未进入正常胃腔,而是误入了位于膈肌之上的疝囊内。

查阅文献与多学科会诊后,团队确认此情况风险极高:注食极易引发致命性误吸、吸入性肺炎,甚至可能因挤压导致胃壁坏死穿孔、出血,诱发脓胸、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情况明确后,团队迅速行动,暂停经该胃管注食,并联合医生全面评估,最终在局部麻醉下为患者成功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精准绕过疝囊,直达安全的空肠段,从根本上解决了营养供给难题。

“护理工作不能仅凭经验。面对疑点,必须运用评判性思维,借助循证方法与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精准护理。”该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张玉雪表示,此次对“迷失通道”的成功探索,不仅为患者筑牢安全防线,也显著提升了团队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为持续改善护理质量提供了实践范本。

2025-09-25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6667.html 1 成功为短食管裂孔疝患者打通“生命营养通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