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京剧院演员拜师京剧丑角名家石晓亮
本报讯(记者 张英东)10月12日,聊城市京剧院大剧场里,名家荟萃、气氛热烈。市京剧院青年演员贾祖茂、周佳华,正式拜师著名京剧叶派丑角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石晓亮。
“叶派武丑誉菊坛,晓星引路艺途宽。亮节传薪承雅韵,聊江沃土育新贤。”在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黄齐峰的定场诗中,拜师仪式拉开序幕。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常务副主编高扬,原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剧作家刘桂成,文华奖获得者、京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云明,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李海燕,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闫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李铭,济南市京剧院院长李琦等业内名家到场祝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传人董圆圆等28位各地京剧名家,以及来自天津、湖北、台湾等多地的23位石晓亮门下弟子,以录制视频的形式表达了祝贺。
石晓亮是中国著名京剧武丑表演艺术家,2003年凭《十五贯·访鼠测字》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首位斩获梅花奖的武丑演员。叩首、敬茶、献花……整个仪式流程,传统与现代并重,既简洁大方又热烈庄重。“我们剧院的两位青年演员能够拜在名师门下,这在聊城市京剧院的发展史上尚属首例。”仪式上,市京剧院院长赵晓霞在致辞中说,“拜师既是一份殊荣,也是一份责任。希望两位演员能够不负韶华、刻苦钻研,在名师的指导下不断精进艺术造诣。”
京剧的生命力在于薪火相传。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和文艺院团的发展,出台了《聊城市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方案》,顶层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在人才引育、剧目创排、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聊城市京剧院创新性开展人才引进等工作,激发院团内生动力,建立起繁荣文艺创作的长效机制,创排了多部精品剧目。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离不开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真谛的探寻与坚守,更离不开老艺术家对青年一代的倾囊相授。”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表示,“今天的拜师仪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为更多青年演员成长搭建平台,为聊城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