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婚礼的幸福模样
□ 刘书林
前不久,我们二十余人的大家庭相聚冠县城区,因为家里有桩大喜事——侄子刘昊宿和侄媳赵晴娥喜结连理。这场婚礼融合传统婚俗与现代元素,从小区到宾馆,处处洋溢着喜庆热闹,回想起来满是温馨与欢喜。
婚礼当天黎明,星湖湾小区一号楼前已是灯火通明、喜气盈盈,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亲友乡邻早早聚齐。五点整,拉嫁妆的车队准时出发,前往莘县伊园社区女方家;随后,六辆披红挂彩的接亲轿车也启程,临行前点燃三支“两响炮”(寓意天地双响,祈福平安)壮行,礼炮车鸣6响开道,取“六六大顺”之意,伴郎、伴娘及接送亲友各四位随行,车队浩浩荡荡驶出小区西门,奔向光明大道。
早晨七点多,拉嫁妆的车队“凯旋”。大红被褥、崭新家电摆满新房,正应了“娶个媳妇满屋红”的老话。八点整,迎亲车队在礼炮声中从东门驶入小区。楼前大院经婚庆公司精心布置,更显喜庆。传统拜堂仪式在此举行——喷彩纷飞、花瓣洒落间,新娘头戴凤冠、身着大红婚服,端庄秀丽;新郎一身笔挺的藏蓝礼服,眼中满是期待。司仪高声唱喏:“一拜天地!”新人向龙凤屏风深深鞠躬,感恩天地成全;“二拜高堂!”新郎父母端坐主位,望着孩子们眼角湿润;“夫妻对拜!”两人相对而立,新郎目光温柔如水,新娘浅笑灿若朝阳。拜堂后敬茶改口,一声“爸妈”换来了装满疼爱的红包。随后新郎牵着新娘步入新房,趁热闹有人撒起喜糖、香烟,还有象征“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引得亲友邻居争相捡拾,欢笑声不绝于耳。
上午十点,送亲队伍与城乡亲友陆续前往酒店。十一点整,婚礼仪式正式开始。金碧辉煌的宴会厅内,花艺吊顶、纱幔舞台与大红喜字相映生辉,二十桌喜宴座无虚席。宾客们品着喜糖茶点,兴致勃勃观礼。新人挽臂走过绢花路引、纱幔拱顶装点的“幸福通道”,在《今天是个好日子》的旋律中步向舞台。两人互换戒指、许下誓言,将现代浪漫融入传统礼仪。证婚人风趣致辞引来满堂笑声,互动环节更是热闹:新人分享“桃汁邂逅”的趣事,父母寄语朴实动人,伴郎伴娘妙语连珠,全场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
太阳过午,喜宴开席。酒店以传统“十四盘”“八大碗”为主菜,红烧鲤鱼、唐家烧鸡、扣碗乳子肉等佳肴各含吉祥寓意。酒水饮料一应俱全,满足不同宾客口味。酒过三巡,新人逐桌敬酒,所到之处祝福声声,将喜庆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下午特设双方父母宴席,长辈们把酒言欢,畅谈儿女未来,情谊在杯盏间越发醇厚。
婚庆团队全程跟拍,为婚礼视频与纪念册留存珍贵画面。傍晚,两位儿女双全的嫂子为贴满喜字的洞房铺床,边铺边念吉祥话:“左扫扫,右扫扫,生个小子满床跑;铺铺床,伸伸被,明年搂着孩子睡。”新娘入洞房时,弟媳、嫂子们拦门讨喜,孩童争抢床上的红枣花生,笑声盈门。至此,昊宿与晴娥的新婚庆典圆满礼成,正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生动写照。
这段姻缘的起点,要回溯到去年“十一”假期的一场同学聚会。喧闹中,不知是谁碰了女同学赵晴娥一下,她手持杯子里的桃汁“哗啦”一声洒了大半,正好溅在男同学刘昊宿的衬衫上。她脸颊绯红,慌忙道歉,并抽出身旁的纸巾,手足无措地弓腰给昊宿擦拭。昊宿低头看了看衬衫,抬起头说:“没事。”两人近距离四目相对,情愫暗生。有同学笑称这是“桃花缘”,顺势撮合他们互加微信。巧洒的桃汁,恰似月老牵线的甜蜜契机。这场意外邂逅成了缘分的开端,三个月后,两人正式确立恋爱关系。
恋情稳定后,依冠县习俗,今年“五一”两家“落帖子”定亲,小范围宴聚,长辈们拉家常定细节,满座欢声笑语,无不传递着对新人的祝福。7月中旬,经家长商议,确定婚期。之后,筹备更显紧锣密鼓:我陪着弟弟装修新房、挑选家具。两个年轻人先去民政局登记领证,红本在手,笑逐颜开;又至服装店挑新郎服、选嫁衣,晴娥眉梢的羞喜感染众人。随后,家人选定婚庆公司及举办婚礼场地,让亲朋好友能够热热闹闹地观礼、品尝喜宴。
这场融合城乡特色的婚礼,不仅见证了两人的幸福结合,更蕴含着当代人对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那些代代相传的礼节里,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些融入的现代元素中,展现了年轻人的浪漫情怀。传统婚俗在新人的诠释与实践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鲁西北这片热土上,书写下又一段动人的姻缘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