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重新理解安宁疗护,让生命终点有尊严

■ 路莹

当生命进入终末阶段,我们追求的是无休止治疗,还是有质量的最后时光?安宁疗护并非放弃希望的“消极选择”,而是用专业照护为生命终程筑起温暖港湾,让人们带着尊严与平静告别世界。

很多人将安宁疗护等同于“放弃治疗”,实则其核心是“全人照护”——针对疾病终末、医疗手段无法逆转的患者,整合医疗、护理、心理、社会支持等多维度服务,缓解患者身心痛苦,同时为家属提供情感支撑。

身体疼痛是终末患者的主要困扰,安宁疗护采用“阶梯式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精准用药,从非甾体类药物到阿片类药物,严格把控剂量与副作用;同时通过按摩、热敷、呼吸训练等物理方式辅助镇痛,让患者摆脱疼痛吞噬,重获清晰意识与舒适体感。

心理与精神照护是安宁疗护的特色。终末患者常陷入恐惧、焦虑等情绪,团队中的心理咨询师与社工耐心倾听,帮他们稳定情绪:为思念子女的老人接通视频,给爱绘画的患者准备纸笔,协助有遗憾者写下遗书或录音,让未说的爱意、歉意得以传递。这种“心灵陪伴”,让患者感受尊重与被需要,逐渐接纳生命终点。

家属支持同样关键。面对亲人离去,家属常感无助,团队提供“哀伤辅导”:教他们通过握手、暖心话语陪伴患者,指导观察身体信号;组织家属小组交流,减少独自面对失去的孤独感;更帮助家属理解“放手”是让亲人摆脱痛苦的温柔选择,为后续哀伤疗愈奠基。

安宁疗护不局限于医院,社区与家庭亦是重要场景。对希望居家度过最后时光的患者,团队定期上门:医护监测生命体征、调整用药,社工协助处理生活琐事,心理咨询师通过线上或线下持续支持。在熟悉的环境与家人陪伴中,生命终程满是烟火气与安全感。

我国安宁疗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众多城市推进相关服务:医院设安宁疗护病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居家照护,学校将“死亡教育”纳入课程,社会对“有尊严告别”的认知逐步提升。其实,安宁疗护不仅是医疗服务,更传递着生命观——生命价值不只在长度,更在质量;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点,值得认真对待、温柔送别。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生命终程的样子。当我们不再谈“死”色变,当安宁疗护成为更多选择,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将不再是冰冷仪器与无尽痛苦,而是满含温暖、尊重与爱意的告别。这是对患者的关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让每个来到世间的人,都能带着体面与微笑,完成这场向死而生的旅程。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5-10-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77316.html 1 向死而生:重新理解安宁疗护,让生命终点有尊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