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复学 热点“三问”
本报记者 刘敏
春风十里,不如校园里有你。
4月6日,聊城“一城四区”高中、初中迎来全面复学。7日、8日,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也重返校园。
目前,聊城已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全市疫情防控趋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不过,学校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这种情况下,如何把好校门关和排查关,落实好“两点一线”?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如何把好校门关
教师刷“场所码” 严格控制入校人员
6日早晨,聊城市实验中学组织学生有序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报到。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保安等早早到岗,各司其职,学生返校现场秩序井然。
“各年级师生携带自己及同住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截图错时错峰返校,要求间隔一米,佩戴口罩,走测温通道进行红外测温。”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刘宇表示,为把好“入校关”,学校组织学生有序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体温正常者进入校园,校内任何地方出现发热师生,均由指派人员送至学校留观室。
开学后,聊城市实验中学实行校门封闭管控,教师进入校园一律刷“场所码”。
聊城二中对校园也实行相对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入校人员,教职员工以及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入校一律检测体温,严格执行“测温+健康绿码+行程卡+扫‘场所码’”制度,所有人员入校一律进行身份核验。
东昌府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为做好校门管控,各学校继续强化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加强值班值守,严格出入管理,务必做好测温、扫码、登记工作,无关人员一律不准入校。同时,对学校收取和外寄的物品要严格管理,减少外来物品带来的风险。
如何落实“两点一线”
在校吃午餐 签订承诺书
特殊时期,开启不一样的校园生活。为保障校园安全,我市各学校在“看好门”的同时,要“管住人”。
复学后,做好走读生的防控很关键。聊城市实验中学校长刁国锡表示,校园疫情防控与整个社会疫情防控紧密相关,家校协作尤为重要。学校要求师生员工严格落实“两点一线”制度,并签订“两点一线”承诺书。
“家中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孩子在家上‘网课’,一直盼着学校能早点开学。”学生家长刘燕说,学校开学后,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少出门,因为,家长不扎推、不聚集就是对学校工作的最大支持。
刘燕表示,上高中的大宝住校,学校管理很严格,这让家长比较放心。上小学的二宝上下学由她负责接送,从家到学校,每天往返的路线是固定的。
为落实好“两点一线”,部分学校要求师生每天“一进一出”,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聊城六中副校长王琳介绍,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开学后全部在学校吃午餐。不上晚自习的学生,下午5点多放学回家;上晚自习的学生,晚上8点多放学。全校所有人实行学校、家庭“两点一线”。
如何严把“排查关”
核酸检测5天一轮次 覆盖全员
复学前,学校有很多防控准备工作要做。摸排返校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情况,安排错峰返校,进行核酸检测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开学前,按照要求,学校要全面摸排3月17日停课以来师生员工(包括保洁、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确保每名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旅居史、接触史、健康史底数清,情况明。
除此之外,在开学前,对师生员工同居住家庭成员中有从事货车驾乘工作的人员,学校进行了摸排,开学时,师生员工必须持有全部同居住家庭成员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按照规定,学校师生员工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居住区被划定为“封控区”“管控区”、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经卫生健康部门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方可返校。
学校在开学当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学生返校后,当天上午就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刁国锡直言,为严把“核酸关”,学校要主动与医院对接,在开学第一天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自开学第二天起,每天每校每班级抽检学生人数不低于20%。学校教职员工以及保安、保洁等工作人员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东昌府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学生核酸抽检,按20%的比例抽测,必须是分布在教室内各个区域的样本,每5天完成一个轮次,不重复,不漏检,确保全员覆盖。
另外,学校强化因病缺课(勤)登记追踪。学生家长每日按照“一日三检两报告”的要求,向学校上报因病缺课(勤)学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学生健康状况异常,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进行核酸检测,返校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