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性执法”让城市更温柔
■ 张洁
4月7日一早,笔者买早餐时,收到一条短信:“您的小型汽车鲁P*****于2022年4月7日7时7分在聊城高新区淮河路东路段未按规定停放,已被记录,请立即驶离,未及时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谢谢配合!”笔者很快将车开走,事后也未再收到罚单。
近日又一位私家车主因为送病人到市人民医院,实在找不到停车位,便把车停在路边并留下纸条:“对面医院送位病人,马上就走,4月9日9时45分停。”一位交警巡逻到此处,看到留言内容后没有开具罚单,反而在纸条上回复道:“好的,收到,请尽快驶离。”
两件小事让笔者如沐春风,忍不住为聊城交警部门的柔性执法点赞。
“停在了不能停车的地方”,这是大多数有车一族日常遇到最多的“违规”,有时因为不熟悉路况,有时为了解一时之急。柔性执法带来的弹性缓冲,会容下多少“紧急”、舒缓多少焦虑、减少多少摩擦?想想,令人欣慰。
古人常讲,教在法先。说的就是人心的教化要优于法制的惩戒。毕竟,惩戒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面对违法行为,一味地处罚未必是百试不爽的良药。
柔性执法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不少人来说,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并非故意为之,大多数情况都属于情有可原。有的是因为不了解相关规定,有的是因为道路资源有限迫于无奈,还有的可能是外地车不熟悉道路情况等等。如果“一刀切”地强行罚款罚分,虽然合规,但未免不近人情。毕竟,惩戒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刚性执法与柔性管理相融合,温情和体恤就会消融执法部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这不仅有助于城市的和谐,也能凸显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