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致敬读书日
■ 文/图 张燕
4月23日,和煦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光岳楼。
91岁的刘凤梧,身着一套别有12枚纪念奖章的墨绿色军装出现在光岳楼广场。在众人注目下,他将一本名为《艰辛 幸运 我的人生》的自传,郑重交到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馆长陈清义手中。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快建设“书香聊城”,当天,我市在古城光岳楼广场举办了“新时代 新聊城”第五届书香聊城全民阅读季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我市发出捐书倡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兵刘凤梧,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白云热线办公室主任念以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公安部签约作家李汉卿,聊城市知名作家王西广,4名代表向海源阁图书馆捐赠图书12大类306本。
佩戴勋章的刘凤梧是全场的焦点。1931年,他出生在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刘海子村的一个贫困家庭,16岁时参军,而后一直跟随部队四处征战,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它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其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刘凤梧不畏牺牲,主动请缨奔赴抗战最前线,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回国后,刘凤梧先后在山东省工农速成中学、中国人民大学求学8年。1962年,毕业时,他在《北京日报》刊登文章《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而后毅然决然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在那里一待就是10年。
2001年至2010年,刘凤梧利用10年中的“零碎”时间,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回忆录《艰辛 幸运 我的人生》。这本书共有5万字,刘凤梧对童年、参军、工作、晚年生活4个阶段进行了回忆。
得知我市将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启动公益捐书活动,刘凤梧第一时间报了名。“捐书是我对读书日最好的致敬。这本书记录了在党的培养下,我从一个‘穷苦娃’成长为革命军人、人民警察的历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想把这本书捐给图书馆,让更多人看到它,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打算建设聊城地方文化名人著作馆,将其打造成展示聊城地方文化和当代文化名人风采的一个平台,并为后人研究聊城地方文化名人积累文献资料。”陈清义介绍。
聊城地方文化名人著作馆是海源阁图书馆正在筹备打造的一个特色项目,这在全省尚属首座。除启动仪式上4名代表捐赠图书外,目前已有多名地方文化名人联系海源阁图书馆进行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