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本土“网红”钻瓜棚

■ 本报记者 苑莘

5月9日,短发、皮肤有些黑的年轻人楚自峰,钻进了莘县河店镇杨炉村的大棚里,来到了一行行香瓜中间。手机前置摄像头前,他在万千网友的注视下,摘下了一个金黄色的香瓜,从不同角度向大家展示着。

“我们村的香瓜,肉厚皮薄,汁多甘甜,满棚香瓜等你来……”楚自峰是河店镇本土“网红”,开办了自己的生鲜瓜果供应链企业,最近两年从事生鲜网络销售生意。凭借诚信经营,从事直播卖瓜时间久了,楚自峰的直播间人气渐渐旺了起来。这次,他在杨炉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邀请下,和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杨霄一起钻进了大棚,帮助群众出售香瓜。

杨炉村是大棚西红柿种植专业村,该村有蔬菜温室大棚500多座,大棚占地1000余亩,村民种植的西红柿销往北京、上海、厦门、深圳等地,人均纯收入2.5万元以上。村党支部领办了杨炉农业专业合作社,建有高标准育苗温室。目前,村内已形成育苗、种植、采摘、销售全产业链。“河店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西红柿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全镇西红柿年产量2亿公斤,交易量在2.5亿公斤以上。近几年,我们不断扩大香瓜种植规模,也打响了香瓜农产品品牌。”该镇镇长冯保忠介绍。

随着香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销售成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莘县北部乡镇香瓜种植面积大、品质高,国内最大的香瓜交易市场就在该县燕店镇。河店镇距离燕店镇不远,但考虑到群众来回运送不便,河店镇党委政府着力开辟更加方便的销售渠道。该镇因势利导,引导村民提升种植技术、改良品种、开拓销路。此次邀请本土“网红”进棚直播,就是杨炉村党支部拓宽香瓜销售渠道的一次尝试。

“杨炉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依托河店镇电商产业园项目,积极利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大力推介本地香瓜、甜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棚内第一视角看着直播,市派第一书记张超峰脸上露出笑容。

不仅杨炉村,在其他村的香瓜大棚里也都陆续架起手机。一部部手机上的热闹画面显示着,这个大棚种植产业强镇正借助互联网带来的“数字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2022-05-1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1646.html 1 本土“网红”钻瓜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