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壮志到碧霄

——聊城一中创建“全国示范性全优高中名校”纪实

聊城一中家委会精彩展示

李荣军校长指导教研

聊城一中新校区南大门

今日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朝花更红。

2022年恰逢聊城一中建校80周年。聊城一中是一所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学校,从1942年建校至今,一代代共产党人、一批批优秀前辈,带领勤劳勇敢的聊一人,书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描绘了美好的历史画卷。

学校以昂扬的姿态和骄人的成绩,向水城人民递交了满意的答卷。刚刚过去的2021年,聊城一中再创佳绩,有8名学生昂首走进北京大学的校门。

4月8日,北京大学向聊城一中发来喜报,祝贺聊城一中考入北京大学的毕飞宇、胡志斌、马逸飞、王天泽、吴乐妍、杨智超、朱荣祎等7名学生,在2020-2021学年评优评奖中获得优异成绩。

喜报中,北京大学肯定了聊城一中全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担当和育人初心,并期待聊城一中着力培养更多的创新拔尖人才。

聊城一中送出的毕业生,底蕴丰厚,后劲十足,走进顶尖高校后依然星瀚流光。这,得益于聊城一中这片教育沃土日臻形成的独特育人模式。


聊城一中之境界追求

“双给”指引,全力塑造栋梁精英人才


在攀越高峰的路途上,弦歌不辍,境界深远!聊城一中始终坚持“珍爱生命、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对标全国名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推进“全国文明校园”和“全国示范性全优高中名校”创建,学校的内涵得以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发来喜报。一份份喜报,恰恰证明了从聊城一中的毕业生在大学里依然光芒耀眼!

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杰出人才,聊城一中提出了“双给”理念:给社会和家庭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给学生一个阳光向上的好人生。正是基于“双给”理念的指引,聊城一中在育人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培养出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以拔山举鼎的气势,走向人生的辉煌巅峰。

在“双给”理念指引下,聊城一中的学生在各大国际、国内比赛中表现优异:

2021年5月30日,“海亮杯”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决赛闭幕。此届比赛聊城一中有9人进入决赛,最终获得5金2银2铜的好成绩。其中一中老校区2020级张桐岩斩获全国第三名,张立巍同学荣获全国第十名,2019级付之韵荣获全国第十六名,这三名同学随后进入国家集训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决赛。

2021年8月30日,第十四届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闭幕。最终,张桐岩同学获得金牌1枚、铜牌1枚,张立巍同学获得银牌1枚。

2021年6月20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临沂市机器人协会主办,国家中印科技国际创新园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山东(临沂)赛区在临沂市国家中印科技国际创新园拉开帷幕,来自山东省的810余支代表队齐聚一堂,共同角逐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决赛的入场券。经过激烈的角逐,宋浩宇、王天硕、赵政康、周仲实、吴盛祺、刘海宇、聂中海、贾一臣、庞洪健等9位同学组成的聊城一中代表队表现出色,凭借优异成绩获得空中格斗赛、个人飞行赛的全国决赛资格。

4月19日,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赛区的选拔工作结束,2020级2班郭潇晴,经过层层闯关,成功入围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决赛。

“双给”,就是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培养学生爱国敬校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阳光向上的人生主基调,让他们在未来更加优秀。


聊城一中之育人文化

“多元”发展,努力追求教育至高境界


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对未来缺乏具体而实际的规划而感到困惑。对此,聊城一中在高一阶段便通过“筑梦”行动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让理想目标引领学生进步,变被动为主动。

聊城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李荣军对学生提出了“学习三境界”,即高一做“学星”,高二成“学霸”,高三封“学神”,并在这三个境界指引下,走好“筑梦”“追梦”“圆梦”的人生成长“三部曲”。学生如果想闪耀自己,只有确立了目标,不畏艰难,忘我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实现考入心仪大学的理想。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就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进入一种深度学习的状态,学得专注、投入,从而收获成功的体验、成长的幸福和快乐。

长期以来,聊城一中坚持全面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该校学生以“修身”为习惯,以“立德”为追求,以“求真”为品质,以“创新”为性格,修炼人生大格局,追求人生高境界。

因此,学校通过打造一流条件、创造参与机会、搭建展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推行经典广泛阅读,促进文化浸润,以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人文品格。

目前,聊城一中积极践行“创由知始,培以行成”创新教育工作核心理念,举办“科技创新节”,大力提倡创意、创新、创造;举办“文化艺术节”,让学生感受文史学科的魅力,提升文艺素养和才能。

聊城一中开发了校本修身课程、经典广泛阅读课程、生涯规划课程、传统文化课程、非遗文化传承课程、体育选修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等,对标“全国示范性全优高中名校”创建要求,坚持“五育并举”,打造多元“学科基地”,争创“特色学校”。对标“清北”,培养学生体质、意志、品质、才智四种素质,引导他们做有领袖气质、君子风度、科学精神、工匠才干的“四有”好青年。

高一年级主任刘言东介绍说,面对这些天之骄子,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越是优秀的学生越不好教,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就越高。学校积极给老师创造提升的快捷通道,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让进入聊城一中的优秀学生更加优秀。


聊城一中之人才培养

“双培”并举,实现从自然到自觉的飞跃


聊城一中一直注重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培养。

2017年新校区建成伊始,聊城一中招来一批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和省教师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经过4年多的培养,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这个大集体。目前,该校拥有5位正高级和一批特级及获得各项称号的教师。

新招的老师,数量超过原有老师,因此受到一些质疑,聊城一中的教学质量还能保证吗?如今,这个“?”被拉直成“!”,教学质量未降反升且更加稳定。

探究这方面的原因,与学校一直致力于把老师打造为“学习者”和“学问研究者”有极大关系。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他们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型教师,自身素养不断提高。

如今,老师们对所教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对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把握,并形成独到见解,进而引导、启发孩子们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

李荣军提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职业道德、知识、能力、职业心理健康等基本素养,而“人文素养、美学素养、学科素养”是更高的要求。人文素养需要各种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人类学问的研究,更有利于教化人。美学素养包括形象、心灵、行为等的提升,教师只有内心更纯洁,心灵更美,才能以此影响他人,因为懂美的人才幸福、优雅,才更善良。学科素养则要求有扎实的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好学生。

在此基础上,聊城一中立足打造“生命智慧课堂”,大力践行“弘扬课堂的生命意义,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实现知识的生命价值”的理念。面对每一节课,老师们秉承实现知识的生命价值,追寻并揭示教育的真谛,从而摒弃之前太功利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在聊城一中学习期间,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均有了明显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优秀教师冯海清深有感触。他介绍说,学校对于优秀学生的培养自成体系,学生们有思想有个性,往往会在某个学科有漏洞,班级组全体老师会从学生自身个性和弱项出发,给学生“私人定制”合适的成长方案,立足长远,让他们在各科全面发展。

李荣军说,学校正在实现从自然成长到自觉成长的转变,从功能式的、工具式的被动的成长转变为自觉性成长,从教育家的视野和为国育才的高度定位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内涵,在办学质量上实现新的飞跃。


聊城一中之人文关怀

“双关爱、双帮扶”,让教育充满温暖情怀


李荣军说,双关爱,双帮扶,是针对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关爱”是理念,“帮扶”是手段。

关爱帮扶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情况及工作实效,及时对遇到困难的教师给予关爱和帮扶。例如教师出现教学成绩下滑的情况,学科组、年级组、学校都会伸出援手,帮助教师找出原因,给予关爱。

关爱帮扶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问题,及时关注帮扶家庭困难及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有些找不到学习方法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会及时伸出援手。

聊城一中有一个爱心社,于2017年11月成立,至今已为上百个困难家庭送去实实在在的资助,在校内外赢得良好的声誉。爱心社定期组织爱心活动,服务广大师生,积极传递正能量。

学校努力给学生打造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学习时没有后顾之忧。

“民以食为天”,学校餐厅关乎着学生的一日三餐,紧密联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聊一餐厅家的味道、爱的情怀,是一届届学生舌尖上最真实的味蕾感受,心头最难以忘却的温暖记忆。

餐厅文化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聊城一中不断创新,营造了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从“节日餐”到“生日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到了“先有父母心 再做餐饮人”的文化引领上来。

除了显而易见的“吃饱、吃好”之外,餐厅工作人员的良好服务和热忱的工作态度,也为师生提供了无形的情感保障。餐厅以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规范的采购、繁多的品种、科学的配餐、安全的操作、严格的管理等,均赢得广大师生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聊城一中之圆梦乐园

创建“全国示范性全优高中名校”


聊城一中始终坚持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打造“一流”学校,培养“一流”学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聊城一中特别是新校区配备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教学配件设施,建设了多功能教室、实验室,仅科技楼内部设施的投入就已超过千万元,而艺术楼及体育馆、游泳馆等也是目前国内设施设备领先的场馆。

对此,李荣军表示,之所以在这方面投入这么多人力和物力,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只有具备了先进的实践条件,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科技方面,学校提高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操作能力,助力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艺术方面,学校把聊城“非遗”文化引进来,像柳林花鼓、阳谷泥哨、堂邑葫芦等,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如今,学校培养出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多,并迅速成为优质人才。

对于学生来说,高一是个很奇妙的阶段,好像突然就会明白很多以前不理解的东西;高二时,从以前那种浮躁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更喜欢伴着虫鸣鸟叫、在凉爽教室里看书、学习;高三时,忙忙碌碌但很充实,每个人都朝着成为“一流学生”的目标奋斗,即使前路可能荆棘丛生,也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聊城一中正是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为支撑,把无尽的关爱和温暖填满他们的行囊,让他们在“逐梦、追梦、圆梦”中,成为一流的学生,正如李荣军叮嘱聊一学子所说,“有理想、有抱负,成为走得更远、登得更高的人;有思想、有智慧,成为生得从容、活得自由的人;有爱好、有才干,成为做得投入、干得成功的人;有责任、有担当,成为受尊重、获美名的人;有修养、有善美,成为外在优雅、内心幸福的人。”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聊城一中始终矢志不渝,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绩。

学校拥有杰出的教师团队和一流的育人模式,始终发扬以校为家、苦干实干之精神,秉持敬业奉献、脚踏实地之心态,以锐意进取、敢为人先之气魄,用实际行动绘就聊城教育发展的宏图伟志,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 杨先博  张加龙  赵丙秀

(本版图片均由聊城一中提供)

2022-05-11 ——聊城一中创建“全国示范性全优高中名校”纪实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1663.html 1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壮志到碧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