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有温度 群众“零跑腿”
——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 文/图 刘桐
5月13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东昌府区税务局“一网通办”服务队来到当代国际广场小区,为业主开展家门口办证服务,所有办理业务均可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当日颁证。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目前,共办理不动产权证书7943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5654份,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
自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全市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资金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为保障企业渡过难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涉及省、市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专门设置重点项目受理窗口,安排专人提供精准服务,同时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业务“当日受理、当日办结”。
疫情期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顺利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用地项目解除抵押权。因抵押权人系外地监狱服刑人员,受疫情影响,无法办理抵押权解封业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主动与外地监狱沟通联系,利用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网上人脸识别技术,及时做到即时办结,保障了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实施不动产登记一证一码,通过信息整合,将生成的唯一二维码打印在不动产登记证书上,市民或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可直接“掌上”浏览自己的不动产信息。此外,我市已实现地籍图免费公开查询,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公开查询地籍图,创新推出不动产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服务模式,既方便了办事企业,又节约了办事成本。
四项制度提高服务效能
“您好,这里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请问您前期来办理业务时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如何?办事效率是否有所提高?”5月6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办事群众进行电话回访。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开展不动产登记电话回访,重点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一次性告知、服务规范、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回访,并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自3月份以来,共回访企业和群众100余次,回访满意率达到100%。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狠抓制度建设,建立了人事管理、晨会、电话回访、督查带班专员等四项制度。
登记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
“你们这么快就上门给我们办理了业务,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过户费,非常感谢。”4月20日,家住东昌府区望湖小区的王铭纲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夸赞不已。
王铭纲和母亲在望湖小区有一套回迁房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王铭纲的母亲年事已高,身患多种疾病,腿脚行动不便,不能亲自到窗口办理登记业务。根据不动产登记相关规定,在当事人没有到场,没有公证委托或现场委托签字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能办理相关登记。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情况,受理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为王铭纲的母亲上门办理了不动产登记业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特色服务举措,尤其是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孕妇等行动不便,无法到窗口办理业务的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上门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一次都不用跑”,让群众感受到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的速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