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凝心聚力擘画最美同心圆

——临清市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 本报记者 夏旭光

“要充分发挥园林建筑中厅堂文化、楹联艺术、国学体验等有效载体作用,积极策划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文创作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5月24日,省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辉在三和博物馆、运河文化产业园调研时讲道。

园林建筑艺术、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厅堂文化、楹联艺术、瓷器、古钱币等不仅是承载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还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运河文化产业园不但拥有集江南园林的精巧与北方园林的气派于一体的园林建筑,其三和博物馆还拥有运河文化资料馆、红色收藏馆、瓷器展馆、古钱币展馆、书画展馆共7个展馆12个展厅。运河文化产业园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优势,弘扬爱国精神,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和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临清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将民族宗教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考核内容,通过抓牢组织建设、抓牢团结引领、抓牢产业发展、抓牢制度保障,构建起“三级书记抓工作”“六个纳入抓责任”工作体制,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谱写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篇章。2021年,临清市被评为“第七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临清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市镇两级同步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在“同心临清”微信公众号开设《红石榴》专栏,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广泛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以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试点单位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为依托,临清市大力开展民族团结“青苗培育”行动,以文化浸润、实践体悟为两翼支撑,以制度保障、考核激励、氛围营造为三个基础,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头脑。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引导全市各民族中小学生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画展、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把爱党爱国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只有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临清市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在企业倡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设立“红石榴基金”,评选“红石榴车间”“红石榴班组”,宣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团结精神,鼓励职工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倡导者。临清市引导三和纺织、润林牧业等民族企业走好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集约发展道路。在临清,少数民族企业达到60余家,三和纺织、秋华纺织等成为全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给各族群众带来了产业发展红利,实现致富增收。

临清市引导民族企业“报效国家、回哺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全市各民族企业累计安置各族职工就业12000多人,资助困难职工6000多人,资助南方雪灾、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等款物9000余万元;引导民族企业在新疆、广西、云南、宁夏、青海等民族地区设立购销网点,每年从新疆购进皮棉3000吨以上,从广西、云南采购松香2万余吨。润林牧业每年销往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边彊地区肉羊达6万余只,占比50%以上,有效促进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022-06-01 ——临清市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2804.html 1 凝心聚力擘画最美同心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