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大棚蔬果丰 日子分外红

赵庆国查看葡萄长势。 ■ 刘小希

■ 刘小希 王圆圆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6月2日,走进东昌府区广平镇颜庄村的一座葡萄大棚,只见一串串葡萄挂满藤架,颗颗红中带紫、晶莹剔透。凑近再瞧,单颗果粒便赶上鸽子蛋般大小,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欢。

“现在正是葡萄收获的好时候嘞!”说话的,是这座大棚的主人,颜庄村村民赵庆国。就在几个小时前,一辆接一辆货车停靠在他家的葡萄棚边,随后又满载葡萄而去。“这一辆车,就能拉1000公斤。”说到这儿,赵庆国喜上眉梢,“现在看来,俺种大棚是种对了!”

颜庄村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有村民274户、1059人。之前该村的大棚产业虽有基础,但发展较散,难以形成集聚优势,管理也是参差不齐。对比打工和种地的收益,不少村民不愿再过这种看天吃饭的日子,纷纷选择外出务工。

转机源于广平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给予的扶持。

2017年,基于广平镇推出的冬暖式扶贫大棚项目,该村高标准建设扶贫基地,建起大棚13座;2018年,该村又承接同一项目,建起9座冬暖式大棚;2019年,该村承接广平镇冬暖式果蔬大棚项目,建起12座大棚……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到位,让颜庄村的大棚产业有了发展依托。另外,该镇推出“建棚—租棚—分红”模式,即大棚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承包费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困难户,扩大扶贫资金的受益面。

不过,大棚建起来只是开始。颜庄村以党建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基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葡萄、甜瓜等果蔬品牌,带动收益提升。以赵庆国家为例,他们于2018年开始租棚,现有两座大棚。除去租棚费用及日常损耗,一座大棚的年收益就有八九万元,“这可不比在外打工赚得少!”

眼看着大棚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不少村民都跃跃欲试。不过,在该村,不是每一名村民都能成为种棚人。

“每一位租棚的农户都要经过镇村两级筛选,只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才能胜任。”颜庄村党支部书记梁树青说。

选人是第一步,后续的大棚种植环节更为关键。自颜庄村扶贫大棚建起后,广平镇持续在政策、资金、种子、技术、食品安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多次举办技能培训班,组织专家将技术送到村民“家门口”,同时鼓励该村依托大棚种植的资源和经验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如今,除去葡萄、甜瓜等主打品种,西红柿、圣女果、豆角等适宜栽培的果蔬在棚内相继收获。

截至目前,全村建有大棚90座,其中有62座冬暖式大棚,28座拱棚,占地400余亩,平均亩效益在2万元以上。当下,看着其他村民的满满收益,越来越多村民选择返乡租棚。如今,颜庄村的面貌也在悄然变化。该村村内道路平整、胡同全部硬化,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垃圾都有专人负责清运,农户积极争创五星级“美丽庭院”户……依托大棚经济,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广平镇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2022-06-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3073.html 1 大棚蔬果丰 日子分外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