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粮食能源安全 守护“国之大者”
——我市稳住经济运行6方面23项政策措施解读之四
■ 本报记者 申东方
6月8日中午,骄阳似火。冠县贾镇司庞庄村种粮大户刘风旺的15亩农田中,两台播种机正在播种玉米和大豆。播种机播下的是种子,更是刘风旺对下一季农作物丰产丰收的新希望。
粮价被誉为“百价之基”;能源坐拥“国民经济命脉”重要地位。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就是守护“国之大者”。《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稳住经济运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将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提高粮食收储调控能力、保障煤电油气运供应、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等四个方面,为各级各部门制定了“任务书”。
丰产丰收增添十足底气
这是刘风旺首次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下一季的收成,他满怀期待。连日来,这一种植模式在我市全面铺开。阳谷县石佛镇廉庄村、莘县东鲁街道刘河村……伴随着播种机的轰鸣声,田间地头的种粮户们仿佛闻到了玉米地里飘出的阵阵“豆香”。
仓廪实,天下安。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当期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耕地资源制约、实现稳粮增豆、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若干意见》要求,狠抓夏播任务落实,坚决遏制和杜绝耕地弃种撂荒,做到应种尽种;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大豆种植面积。
抢抓农时,才能让粮食颗粒归仓,才能顺利开展夏种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科科长赵蓓蓓介绍,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600余万亩,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16154台,预计需引进外地跨区作业机械2500余台。《若干意见》指出,要畅通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落实免费通行政策;对跨区作业机械和机手,提供免费消杀和核酸检测服务;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小麦收割及时有序、不间断,确保颗粒归仓。
免除机手后顾之忧势在必行。我市多部门成立“三夏”小麦机收工作专班,设立市级24小时小麦机收保障热线电话,建立应急服务队,畅通跨区作业问题反映渠道,在高速路口、主要道路路口设立“接机服务站”,为机手提供油料补给、机械维修、防疫、餐饮、住宿及通行等全方位便利服务。
确保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自从村内通上天然气后,东昌府区沙镇镇潘庄村村民潘树峰平时烧水、做饭,每年冬季取暖都方便了许多。“以前烧煤,经常得添加燃料,屋里还不干净。用了天然气,一个阀门轻松开关,方便、安全又清洁,重点是还不贵!”提到使用天然气的好处,潘树峰滔滔不绝。
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市委、市政府关心的工作之一。6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稳经济促发展——惠民惠企政策解读”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戴振典就我市如何保障能源供应作介绍,其中就提到了天然气保供。
“我市积极向上争取气源,推进LNG储气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政府3天储气能力建设任务,确保供暖季天然气供应充足。”戴振典说,我市还实施天然气“一张网”行动,构建以国干线、省干线为主,市支线为辅的现代天然气输送体系。力争2022年底,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2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消费量力争达到13.5亿立方米。
煤电油气运,事事关民生。《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科学制定全市有序用电和迎峰度夏(冬)方案,督促煤电双方尽可能多地签订、履行中长期合同,全力抓好电煤采购调运,确保库存天数稳定在30天以上。加大煤电机组运行调度监测力度,力争非计划停运和降出力规模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严格自备电厂管理考核,督促机组应开尽开,鼓励余电上网。严格实施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严守民生可靠用电和电网稳定运行底线。
能源结构调整按下“快进键”
盘活“碳资产”、巧解燃“煤”之急,是信发集团近来的“大手笔”之一。“我们先后关停13台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64.5万千瓦,现运行的6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发电煤耗率仅为248克/千瓦时。同时,对所有燃煤电厂进行升级改造,年节约标煤1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0多万吨。”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说。
戴振典介绍,我市正在实施煤电清洁高效利用行动,将尽快确定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煤电机组更新改造方案,稳妥推进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关停整合工作,2022年底计划关停1—2台产能落后机组。
一方面推进煤炭减量,一方面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科学的“两步走”才能让能源实现有序衔接。对此,我市在《若干意见》中画好了路线图:支持7个列入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县布局光伏发电设施;加快晶科电力100MW农光互补项目土地手续办理,力争华能聊城高唐风电100MW项目、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底前并网。
节能、环保、高效……中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各种产品依靠这些特点赢得了市场青睐。“目前,我们有33款纯电动产品,从4.5吨的小型车到32吨的大型车不等,洗扫车、洒水抑尘车、垃圾转运车等种类齐全。”该公司技术中心部部长邢广佩告诉记者。我市大力实施能源新产业突破行动,加速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以制氢、用氢、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重点的氢能产业基地和以风机轴承、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装备基地,力争10月底前取得明显成效。